A.T.馬漢

  美國海軍戰略思想傢兼歷史學傢,海上實力論的創始人。1840年9月27日生於紐約州西點鎮,1859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南北戰爭期間,在聯邦海軍服役,曾任“芝加哥”號艦長。1884年,應美國海軍作戰學院的邀請,前往講講學,並於1886年接替S.B.盧斯,任該學院院長。1896年退役後,又應召前往海軍作戰署策劃和指揮美西戰爭的軍事行動。1902年任美國歷史協會主席。1906年晉升為非現役海軍少將。1914年12月1日逝世於華盛頓。

  馬漢撰有兩部名著:一部是《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1890),另一部是《制海權對法國大革命和帝國的影響,1793~1812》(兩卷,1892)。他在這些著作中概述瞭制海權理論,鼓吹建立強大的海軍,聲言沒有強大的海軍,任何國傢都不能在國際政治上樹立威勢。後來,他還發表瞭一些論文和著作,其中主要有《制海權與1812年戰爭的關系》(1905)和《美國獨立戰爭中海軍的主要軍事行動》(1913)等。在這些論著中,他論述制海權對美國的重要性,堅持美國建立強大海軍和開辟溝通兩洋運河的必要性。他還主張美國必須單獨占有運河,取得對加勒比海的無限控制權,然後再向太平洋地區推進。他一生撰寫瞭約20部著作,被尊為“海軍史學派之父”。

  馬漢的制海權理論適應帝國主義時代美國壟斷集團向海外擴張的需要,為美國奪取海軍基地,建立殖民保護制度提供瞭理論根據,對美國擴張政策和海軍建設有很大的影響,也對世界各國海軍建設,特別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的海軍建設有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