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為保護其貿易利益而結成的商業同盟。“漢薩”一詞對應的日爾曼語詞hansa的原意為“集團”。同盟形成於1356年,極盛時加盟城市超過160個,中心在盧貝克。1669年解體。

  從12世紀起,北德意志商人為瞭同英國、佛蘭德進行貿易,曾組織過“科隆漢薩”和“漢堡漢薩”。約在12世紀中葉~13世紀中葉,德意志萊茵河流域的貿易活躍,對外貿易重心逐漸擴大到波羅的海地區(見彩圖)。13世紀80年代,萊茵地區各商人組織互互相合作以維護共同的利益,並與呂貝克及其他控制波羅的海貿易的北德城市結成同盟,以禦防劫匪和海盜,確保貿易安全。

漢薩同盟的商船

  “漢薩同盟”一名首次出現於1344年,最初是共享特權的商業聯盟。1356年商人漢薩發展為城市漢薩,加入者包括絕大多數北德沿海城市,呂貝克、漢堡和不來梅是其核心,後來加入者有科隆、但澤和柯尼斯堡。1358年,波羅的海東岸的裡加等城亦加入漢薩同盟。同盟壟斷東歐、北歐同西歐的中介貿易。同盟商人也通過意大利商人經營東方產品,如香料及貴重紡織品等。1367年,加盟的77個城市的代表在科隆舉行首次會議。同盟設有最高議會和最高法院,入盟城市必須遵守同盟權力機關的決定。各城有公共的財政和海軍,有權對外進行外交、宣戰、媾和、締約等。1368~1370年,漢薩同盟的聯合艦隊戰敗丹麥,迫使丹麥簽訂《斯特拉爾松德和約》。該和約的簽訂致使漢薩同盟擁有北歐政治同盟的性質,擴大瞭漢薩同盟對波羅的海、北海的貿易以及對斯堪的納維亞政治的控制。漢薩同盟進入鼎盛時期,結盟城市多達160多個,同盟在各地享有商業優惠,在倫敦、諾夫哥羅德、佈魯日、卑爾根等地均設有商站。同盟各城市的政權為城市貴族和大商人控制。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曾發生行會起義,但遭鎮壓。同盟在組織上較為松弛,既無憲法,也無成文的制度和執行機構。

  15世紀中葉以後,由於英國、尼德蘭、瑞典的工商業日益發展,立陶宛、波蘭聯合後逐步強盛(見立陶宛大公國)。莫斯科公國征服諾夫哥羅德後關閉漢薩在該城的商站,尤其是新航路的開辟,導致商業中心的轉移,漢薩同盟漸失優勢。德意志內部,勃蘭登堡、普魯士地位的上升,使漢薩同盟進一步削弱。漢薩同盟於1669年在呂貝克舉行最後一次會議,隻有6個城市參加。此後,同盟即告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