М.С.戈巴契夫

  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國防會議主席,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31年3月2日生於俄羅斯聯邦南部的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紅色近衛軍區普裏沃利塔夫耶村一個農民傢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恢復國民經濟,亟需勞動人手,戈戈爾巴喬夫在中學讀書中途輟學,於1946年到農機站去作農機手助手,業餘堅持自學,讀完中學全部課程。1950年經推薦進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學習。1952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54年當選莫斯科大學黨委委員。次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傢鄉從事共青團工作,任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團委宣傳鼓動部副部長。1956年任斯塔夫羅波爾市團委第一書記。1958年任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團委第二書記,不久任第一書記。1962年起先後任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農莊農場生產管理局黨組織員、邊疆區黨委機關部部長。1966年任蘇共斯塔夫羅波爾市委第一書記。在職期間,自學斯塔夫羅波爾農學院的農藝學和經濟學函授課程,1967年畢業並獲得學位。1968年任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黨委第二書記,1970年任第一書記。1971年在蘇共第24次代表大會上當選蘇共中央委員。因在邊疆區領導農業“作出有份量的貢獻”,1978年當選蘇共中央書記,主管農業。1979年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80年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82年起兼任蘇聯最高蘇維埃聯盟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和蘇共中央政治局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改革委員會主席。1985年3月10日К.У.契爾年科逝世,次日戈爾巴喬夫當選蘇共中央總書記,並任蘇聯國防會議主席。同年7月當選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委員。1988年10月1日,當選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89年5月25日,蘇聯召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被選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同年12月當選蘇共中央俄羅斯聯邦局主席。

  戈爾巴喬夫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為扭轉國傢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危機前的形勢”和克服“嚴重的停滯現象”,於1985年4月召開蘇共中央全會,提出瞭“具有改革思想的”、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加快蘇聯社會經濟發展的方針”。1986年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和1987年蘇共中央1月全會進一步確認並闡述瞭這一方針。1987年蘇共中央6月全會制定瞭“改革的完整構想”,指出“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的最主要條件是根本改革經濟管理”。

  在戈爾巴喬夫主持下,蘇共中央6月全會所制定的一整套經濟管理體制的基本內容是:從行政的領導方法向經濟領導方法過渡;從過份集中的指令性管理體制向民主化體制和調動個人積極性的體制過渡;企業和聯合公司向完全經濟核算、自負盈虧和自籌資金的經營機制過渡;企業向自主解決從內部生產組織直到選舉企業領導人的自治過渡。這套管理體制的核心,是“將企業改行完全經濟核算制,同對國民經濟的集中領導進行重大改革結合,自下而上地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同時輔以一系列配套措施。

  戈爾巴喬夫強調,“政治體制改革是改革不可逆轉的極其重要的保證”。為此,1988年6月底和7月初舉行蘇共第19次全國代表會議,對於政治體制改革作出瞭若幹重大決定。其中主要有: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領導幹部實行任期制,任期不得超過兩屆,每屆5年;黨、政各級領導幹部實行差額選舉制;每隔2~3年召開一次各級黨代表會議,部分更換黨委成員;黨、政職能分開,擴大蘇維埃的權力;建立新的國傢最高權力機關──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改革法制,加強監督,建立憲法監督委員會和黨的監察委員會;反對官僚主義,實行“民主化”和“公開性”等。

  在對外政策上,戈爾巴喬夫認為,當今世界是一個既充滿矛盾,又互相聯系、互相依賴的整體。他的“新的政治思維的核心是承認人類的價值、人類的生存高於一切”。“一旦爆發核戰爭,一切生命都將從地球上消失”。他贊同Н.С.赫魯曉夫在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的新的世界大戰不是註定不可避免而是可以防止的觀點,聲明“戰爭絕不是社會革命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在核時代,戰爭與革命之間不再存在因果關系”。戰爭是政治以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公式“已經過時”。因此,各國必須學會在這個世界上和平地生活。它們在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方面應當進行競賽。它們之間的“和平共處不應再看作是階級鬥爭的特殊形式”。每個國傢的人民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社會發展道路與生活方式。1987年12月8日,戈爾巴喬夫與美國總統R.W.裡根簽訂“中導協定”。戈爾巴喬夫於1989年5月15~18日對中國進行瞭正式訪問,中蘇兩國領導人舉行高級會晤,實現瞭中蘇兩國、兩黨關系正常化。

  

參考書目

 М.С.戈爾巴喬夫:《蘇共中央委員會向黨的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提出的政治報告》(1986年2月25日),新華出版社,北京,1986。

 М.С. 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中央六月全會上作的《關於黨的根本改革經濟管理的任務》的報告(1987年6月25日),新華出版社,北京,1987。

 М.С.戈爾巴喬夫:在蘇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上作的《關於蘇共“二十七大”決議的執行情況和深化改革的任務》的報告(1988年6月28日),新華出版社,北京,1988。

 М.С.戈爾巴喬夫:《改革與新思維》,世界知識出版社,北京,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