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轄市,廣東商品糧和水產基地。位於省境西南部沿海,漠陽江下遊。轄2區和陽西、陽春2縣。面積7813平方公裡,人口128萬;其中市區面積2488平方公裡,人口88.91萬。西漢為高涼縣地,吳建安寧縣,隋末改稱陽江縣,以臨漠陽江得名。1988年改設地級市。市境瀕臨南海,北高南低,有山地、丘陵、臺地沖積和海積平原多種地形。花崗巖、變質巖廣佈。西部的鵝鳳嶂,海拔1337米,為市境最高峰。海岸曲折,海岸線長230公裡,多港灣和島嶼,以海陵島最大。漠陽江斜貫縣境,,會合那龍河後在北津港入海。下遊河谷寬廣、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利於農耕。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南緣,濕潤多雨,因馬蹄狀地形影響和常受臺風襲擊,為廣東暴雨中心之一,常釀成災,水熱條件良好,土地資源豐富,有可開拓荒地和灘塗,利於農牧漁業發展。農業生產水平較高,糧食商品率高,又為豬、牛和傢禽、水產出口區。盛產水稻、甘蔗、黃麻、花生、薯類及胡椒、香茅、劍麻、菠蘿、橡膠等。20世紀50年代後建立一批農林場,廣種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沿海盛產魚、鹽,有閘坡、東平等漁港。陽江富藏鎢、錫、雲母,沿海產獨居石和石英砂等。工業有制糖、機械、化工等。小刀、豆豉和漆器為手工業3大名產。陽長居廣湛公路中點,是漠陽江流域經濟中心和河港,商業興旺。附廓北山有宋石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