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下遊新辟排洪河道,為泗、沂、沭河洪水東調南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江蘇省北部,中運河以東與廢黃河以北。沂河原為古泗水的支流。12世紀黃河侵泗奪淮河、泗河入淮、尾閭遭淤廢後,新沂河兩岸近60餘萬公頃耕地成為泗、沂、沭河下遊洪水走廊,洪澇災害嚴重。1949年著手開闢新沂河:北起邳縣吳樓村沂河東支,南經新沂縣華沂,穿隴海鐵路,於墊頭鎮南入駱馬湖,東過嶂山經宿遷、新沂兩縣至口頭,北納沭河,於沭陽縣城西,南納淮沭河,再流經灌南、灌雲兩縣至張店北面穿鹽河,會灌河尾閭閭於燕港入黃海,全長185公裡。除新沂河主體工程外,尚包括中運河皂河節制闡、船闡和20餘條支流的處理、配套建築,統稱“導沂整沭”工程。1953年春完成。後經幾次擴建加固,設計排洪流量提高到7000立方米/秒。沿河主要建築物有駱馬湖出口處的嶂山節制闡;鹽河通航的南、北套闡;海口擋潮禦鹵壩;沭陽城關跨河公路橋等。多年來,新沂河在消減水患、促進商品糧基地建設方面發揮瞭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