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陝西省東部,南依泰嶺,北臨黃河,地當陝西、山西、河南3省要衝,形勢險要,向有“三秦門戶”之稱。東漢前,中原去西北和西南都必須經過黃河和秦嶺之間的黃土臺原。黃土原被源於秦嶺的溪流切割成很深的溝壑,東西行旅必須翻越溝壑和原面,東漢時就在今潼關縣城東北約10公裡遠望溝和禁溝之間的原上設潼關。遺址在寺角營村北。後在黃河南岸邊開闢一條東西通道,不需翻溝過原。隋將潼關移至黃河邊今潼關縣城東北15公裡處,清設潼關廳,1913年改潼關縣。自隴海鐵路通車以來,潼關已成交交通坦途。20世紀50年代修建黃河三門峽水庫,按大壩原定高程,潼關城將被回水淹沒,潼關因而拆毀,更名港口,縣城在1961年遷往吳村。目前新、舊潼關都已失去歷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