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南地區轄縣,自治區面積最大、回族人口最多的縣。位於自治區中部。面積8433平方公裡,人口27.9萬,回民約占全縣人口的4/5。縣府駐同心鎮。漢為三水縣,漢、唐時為安置少數民族歸附部落之地,西夏置韋州,元初曾封豫王,明為慶王等牧地,設有韋州群牧千戶所。清設平遠縣,1913年以來先後改稱鎮戎、預旺、同心。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西征,在預旺、海原等縣回民聚居地區,成立“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設於縣境王傢團莊),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縣級回族自自治政權。縣境海拔1344米。年均溫8.4℃,1月均溫-8.5℃,7月22.7℃,10℃以上活動積溫3149℃。年降水量227毫米。多塵暴,年均達21天。縣境位於黃土高原邊緣,草原遼闊,向為牧區,盛產灘羊、中衛山羊及發菜、甘草等特產。境內多為苦水區,飲水奇缺。幹旱、風沙是發展農業的主要障礙。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同心、固海揚黃灌溉工程的興建,縣城以北大片荒原已成為新灌區,並與衛寧平原老灌區連成一片。縣城踞清水河畔,俗稱半個城。舊城內建於明初的清真大寺為寧夏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也是召開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會的革命紀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