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吳江縣第1大鎮,絲綢織造業發達的古鎮。位於縣境東南。面積71平方公裡,人口7.5萬;其中鎮區面積3.5平方公裡,人口4.3萬。有公路和航船通蘇、滬、杭等市。春秋吳國地,初名青草灘。相傳三國時吳將盛斌結寨於此,稱盛寨。明初,課民種桑,嘉靖時居民增至百餘傢,以綿綾為市,成為四鄉絲綢織品集散地。以其地多湖澤,訛寨為澤,稱盛澤市;至隆慶、萬曆(1567~1620)以後,已發展為5萬人口的著名綢鄉,有“日出萬綢,衣被天下”之稱。清初,戶口日增,每日中為市,舟楫楫塞港,街道摩肩;乾隆五年(1740)一度移縣丞駐此管轄。當時盛澤地區有織機8000部,產品銷全國,成為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織綢小鎮。帝國主義勢力侵入中國後,盛澤鎮絲綢業衰落,20世紀40年代僅存織機200多部。50年代以來恢復發展。80年代已擁有絲綢織造廠數十傢,絲綢產量和出口量位居江蘇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