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國時期蜀國名將。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初從公孫瓚,後隨劉備。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劉備兵敗長阪(今湖北當陽境),趙雲救其妻、子脫險,因功升牙門將軍。在攻取巴蜀、漢中時,屢建戰功,升翊軍將軍。二十四年三月,曹操率軍南進,欲奪回漢中,蜀將黃忠領兵截取其軍糧,逾時未歸。趙雲率數十騎接應,與曹軍遭遇,退回軍營,偃旗息鼓,大開營門。曹軍追至,疑有伏兵而退。趙雲急令齊擊戰鼓,發射勁弩,曹軍驚駭,自相踐踏,溺漢水死者甚眾。蜀建興元年(223),升升中護軍、征南將軍,後任鎮東將軍。六年,趙雲自漢中進駐郿城(今陜西眉縣境),魏將曹真來攻,雖寡不敵眾而失利,但仍能聚眾固守,後又親自斷後,安全撤退。次年卒於軍中。趙雲運籌周密,作戰勇猛,被譽為一身是膽。他遠見卓識,力主維護孫、劉聯盟;巴蜀初定時,曾勸阻劉備分田賜將,以安撫民眾,增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