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對雙方兵團、部隊、分隊(單機、單艦)進行的有組織的武裝衝突。是奪取戰爭勝利的主要手段。戰鬥的基本類型是進攻和防禦。根據戰鬥展開的空間、地形、天候條件以及參加戰鬥的軍種、兵種的不同,有地面戰鬥、海上戰鬥(見海戰)和空中戰鬥(見空戰);有一般地形、氣象條件下的戰鬥和特殊地形、氣象條件下的戰鬥;有晝間戰鬥和夜間戰鬥;有單一兵種戰鬥和諸軍種、兵種的合同戰鬥。戰鬥的目的是殲滅或擊潰敵人,攻佔或扼守地區和目標。戰鬥從屬於戰役,但戰鬥又有其獨立性,依據情況和需要,可獨獨立進行。戰鬥的理論和實踐屬於戰術范疇。

  “戰鬥”一詞,在中國始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的“喜有施舍,怒有戰鬥”。戰鬥的內容是隨著兵器的發展而發展的。在冷兵器時代,戰鬥主要是由配有冷兵器的士兵結成一定陣形,以白刃格鬥決勝負。這種以冷兵器殺傷作為戰鬥基本內容的格鬥方式,經歷瞭徒步格鬥、車戰和步騎戰等階段,持續瞭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火器的出現,特別是線膛武器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後,火力逐漸成為決定戰鬥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軍隊裝備瞭大量的機槍、火炮和少量的坦克、飛機,出現瞭步兵、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在統一計劃下,按目的、時間和地點協調一致進行的合同戰鬥。這種戰鬥,不僅以火力和突擊消滅敵人,而且以迅速的機動,利用和發展突擊的效果,使火力、突擊和機動相結合成為決定戰鬥的基本要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坦克和飛機用於戰場,與敵坦克、飛機、空降兵作鬥爭,成為地面戰鬥的重要內容。隨著火力、突擊、機動以及現代偵察能力的提高,防護的作用越來越大,合同戰鬥又有新的發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國傢的軍隊裝備瞭導彈、核武器和新型坦克、火炮、飛機、防空兵器,以及電子、紅外等技術器材,軍隊的火力、突擊力、機動力明顯增強,防護力也有很大提高,嚴密組織對核、化學、生物武器襲擊的防護和對精確制導武器的防護,已是現代戰鬥的重要因素之一。現代戰鬥是立體的合同戰鬥,具有殺傷破壞力大、高度激烈緊張、情況變化快、戰鬥樣式轉換迅速、指揮協同復雜和勤務保障艱巨等特點。在地面戰鬥中,已由打步兵為主變為打裝甲目標為主,同時還要打空降、打飛機。與敵核、化學、生物武器和電子技術器材作鬥爭,已成為戰鬥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