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東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傢。1900年6月17日生於湖北省黃陂縣徐傢窯(今屬大悟縣),當過11年窯工。1925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黨,被派入直系軍閥劉佐龍部學習軍事。1926年夏,入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2師,任代理排長,,參加北伐戰爭,在汀泗橋戰役中帶全排沖垮敵四個炮兵連,獲嘉獎和晉升。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返回傢鄉,任河口區農民自衛隊隊長,在窯工中建立中共支部。11月,率隊參加黃麻起義。在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驍勇善戰,被群眾譽為“徐老虎”。他歷任中共區委書記,縣赤衛軍大隊長,中國工農紅軍營長、團長和師長。1932年秋,第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後,在國民黨軍對根據地進行殘酷“清剿”的嚴重形勢下,同鄂豫皖黨和紅軍的其他領導人一起,集中留下來的部隊,先後重建第25軍、第28軍,任副軍長、軍長,在鄂東北、皖西堅持遊擊戰爭,取得瞭郭傢河、潘傢河、石門口、葛藤山、長嶺崗、太湖、斛山寨等戰鬥的勝利,保存和壯大瞭部隊,同時抵制瞭“左”傾軍事冒險主義和“肅反”的錯誤,使被摧殘的革命根據地部分得以恢復和發展。

  1934年11月,他任25軍副軍長,和軍長程子華、政治委員吳煥先率部作戰略轉移,沖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艱苦轉戰兩個月後進入陜南,曾任中共鄂豫陜省委代理書記。在創建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廣泛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以“先疲後打”的作戰方針,出奇制勝,調動和拖住十倍於己之敵。指揮陜南石塔寺和袁傢溝口等戰鬥,打破瞭國民黨軍發動的兩次圍攻和三個月內消滅25軍的計劃。

  1935年7月,得知中共中央率紅軍到達川北松潘地區,立即率部西進甘肅接應,截斷西(安)蘭(州)公路,鉗制瞭大量敵軍。9月,25軍到陜北永平鎮,與第26、第27軍合編為第15軍團,他任軍團長,與程子華、劉志丹等一起指揮勞山戰役。所部編入第一方面軍後,他重視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率部參加瞭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戰役。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並曾擔任紅軍南路軍總指揮。

  抗日戰爭初期,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旅長,率部參加瞭平型關戰鬥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指揮瞭町店等戰鬥。1939年9月,隨劉少奇赴華中,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4支隊司令員,指揮周傢崗戰鬥,取得反“掃蕩”的勝利,對鞏固和發展皖東抗日根據地起瞭重要作用。他在革命戰爭中先後九次負傷,積勞成疾。1940年患重病後,仍隨軍指揮作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當選為中共第八、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在病中主持編寫瞭《紅二十五軍戰史》。“文化大革命”中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1970年3月25日逝世於河南省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