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明京軍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南)遭到蒙古瓦剌軍突然襲擊而全軍潰敗的一次作戰。正統三年,瓦剌部首領也先統一瞭蒙古各部,勢力日強,不斷出兵南擾。十四年七月,也先乘明朝宦官王振專權、防務廢弛之際,以明臣刁難其貢使為由,分兵四路進攻大同(今屬山西)、宣府(今河北宣化)等要地。七月十六,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率軍號稱50萬倉促親征。八月初一至大同,連日風雨,糧草匱乏,又聞前方守軍敗退,遂驚慌撤軍。十四日,明軍退至四面環山的土木堡,糧糧盡水斷,人困馬乏。瓦剌軍跟蹤追至,當夜包圍明軍。次日,英宗和王振輕信也先佯退言和之計,急令部眾移營就水。也先乘明軍混亂,令精騎沖殺。明京軍指揮失靈,全軍潰敗,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不久,瓦剌軍大舉進攻京師(今北京),使明王朝處境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