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購買其他企業的產權,使其失去法人資格或改變法人實體的一種經濟行為。其特點是,兼併企業可以利用被兼併企業的生產經營條件,迅速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實現規模經營,增強競爭能力。從全社會來看,企業兼併有利於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

  原則 在中國,企業兼併遵循自願、互利、有償的原則,在競爭中實行優勝劣汰,不受地區、所有制、行業和隸屬關係的限制。企業兼兼並要以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為指導,使資產存量向需要發展的重點產業、新興產業和生產短線產品的企業流動,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

  形式 企業兼並的形式主要有:①承擔債務式,即在資產與債務等價的情況下,兼並方以承擔被兼並方債務為條件接收其資產。②購買式,即兼並方出資購買被兼並方企業的資產。③吸收股份式,即被兼並企業的所有者將其凈資產作為股金投入兼並方,成為兼並方企業的一個股東。④控股式,即一個企業通過購買其他企業的股權,達到控股,實現兼並。

  在中國,全民所有制企業被兼並,由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負責審核批準。已經實行承包或租賃的企業,在確定其被兼並時,應先按照承包或租賃條例規定,辦理中止合同手續。

  程序 除控股式外,企業兼並一般須經如下程序:①通過產權交易市場或直接洽談,初步確定兼並和被兼並方企業。②對被兼並方企業現有資產進行評估,清理債權債務,確定資產轉讓底價。③以底價為基礎,通過招標、投標確定成交價,自找對象的可以協商議價。被兼並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成交價,要經產權歸屬的所有者代表確認。④兼並雙方的所有者簽署協議。⑤辦理產權轉讓的清算及法律手續。

  被兼並方企業的資產必須經合法評估組織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評估作價,並對全部債務予以核實。

  兼並資金來源和收入處理 在中國,全民所有制企業,主要是用企業留用利潤、企業結餘的折舊基金、計劃內用於投資的銀行貸款、企業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發行債券、股票等籌集到的資金。企業兼並後的產權,原則上誰出資歸誰所有。被兼並方企業產權轉讓收入,歸該企業的產權所有者。企業產權歸屬不清的,其凈收入視同國有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