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系統(聯儲)各會員銀行為調整準備金頭寸和日常票據交換軋差而相互拆放聯邦基金的利率。

  按規定,會員銀行在以每週三為結束日的兩周內須保持一定的準備金額度。聯邦基金由超額準備金加上票據交換軋差的盈餘所組成。會員銀行由於存款餘額時常變化,其準備金或有盈餘或有不足,不足行可以拆入聯邦基金以補足準備金額度或用於票據交換軋差,其方式是通過聯儲帳戶相互劃撥,利息的支付在約定的時間內匯總清算或隨時利隨本清。聯邦基金的借貸以日拆拆為主,利率水平由市場資金供求決定,變動十分頻繁。聯邦基金利率比較低,通常低於官方貼現率。這種低利率和高效率(當日資金和無須擔保)使聯邦基金的交易量相當大,聯邦基金利率也就成為美國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短期利率。聯邦基金的日拆利率具有代表性,是官方貼現率和商業銀行優惠利率的重要參數。聯邦基金利率是反映貨幣市場銀根松緊最為敏感的指示器。從50年代開始,逐步成為美國貨幣政策的短期目標,聯儲當局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調整聯邦基金利率直至預定的目標。60年代後期,貨幣當局的註意力轉向貨幣總量和信貸總額的控制,聯邦基金利率不再是貨幣政策的目標,而成為控制貨幣總量目標的手段。當貨幣總量和信貸總額超出或不足於預定水平時,即調高或壓低聯邦基金利率,以抽緊或放松銀根。這就是所謂的聯邦基金利率戰略。

  70年代後期通貨膨脹居高不下,聯儲當局宣佈不再註重利率的變動而轉向對自由準備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