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是關於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反映,是無產階級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以及革命勝利後指導社會主義建設和實現共產主義的科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共同創立的;列寧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發展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各國馬克思主義者都豐富和發展瞭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毛澤東經濟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在現代資資本主義國傢反對壟斷資本統治的鬥爭和社會主義國傢進行經濟建設的實踐中獲得不斷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

產生的歷史條件 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在西歐各個主要國傢內已占統治地位,其固有矛盾已暴露出來;同時,無產階級也已形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而登上歷史舞臺,與資本主義制度進行鬥爭。

  K.馬克思和F.恩格斯作為無產階級的思想傢,研究瞭人類社會的歷史,特別是資本主義的歷史,總結瞭工人運動發展的經驗,並在批判地吸取人類社會合理思想的基礎上,科學地論述瞭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規律,揭示瞭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社會主義社會創造者的歷史使命,創立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即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

  創立過程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學的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人。馬克思在1843年秋季開始系統地研究政治經濟學。他在1844年已揭示出無產階級作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者的歷史作用。他在19世紀40年代的著作,特別是《哲學的貧困》和《雇傭勞動與資本》中,在全面地制定唯物史觀的基礎上形成瞭他的經濟學說的萌芽。他與恩格斯合寫的《共產黨宣言》是科學共產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在19世紀50~60年代深刻地研究瞭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現實和歷史,先後寫作瞭《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經濟學手稿(1861~1863)》和《資本論(1863~1865年草稿)》,並在1859年出版瞭《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他在這些手稿和著作的基礎上撰寫瞭他的主要著作《資本論》,建立瞭他的經濟學說的體系。馬克思不但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廢除之後有關社會主義生產和流通的許多關鍵問題提出瞭科學預見,而且在1875年還寫作瞭《哥達綱領批判》,論述瞭共產主義社會發展的兩個階段,即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概述瞭這兩個階段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基本特征。

  恩格斯的經濟學著作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的形成和發展中起瞭很大作用。他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1844)是馬克思主義奠基人第一部關於政治經濟學的著作,對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起瞭推動作用。他在《反杜林論》(1878)中,闡明瞭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最重要的問題。他的《傢庭、私有制和國傢的起源》以及其他著作,創立瞭馬克思主義的廣義政治經濟學。他在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過程中也作出瞭巨大貢獻,他在馬克思逝世後把《資本論》第二和第三卷的遺稿,完全根據馬克思寫作的內容,編輯成完整的著作。

  政治經濟學中的革命變革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所制定的經濟學說是政治經濟學中的革命變革,因為以往的政治經濟學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當時已出現瞭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而馬克思和恩格斯則開創瞭一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誕生和發展的時代。他們深刻地闡明瞭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隻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馬克思在全面地研究這些規律時,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他論述瞭商品的兩個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考察瞭價值形式以及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從而建立起科學的勞動價值論。他論述瞭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產生的前提,指出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論證瞭剩餘價值就是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能創造出來的大於自身的價值。他把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區別開來,提出剩餘價值率,即剝削率的概念,詳細地研究瞭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並考察瞭資本主義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三個歷史階段: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揭示瞭資本主義工廠制度是工人階級的“溫和監獄”。馬克思在考察資本積累時闡述瞭資本有機構成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而提高,揭示出瞭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指出資本集中和勞動社會化的發展,達到同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會被炸開,剝奪者就要被剝奪瞭。

  馬克思認為資本處於不斷運動之中,這種運動表現為資本的循環和周轉。他科學地劃分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研究瞭資本周轉速度對年剩餘價值生產的影響。他指出,各個單個資本的循環是相互交錯的,在這種交錯中形成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他考察瞭社會資本再生產兩大部類的產品在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實現的條件,指出兩大部類之間必然要有一定的比例,但資本主義矛盾則破壞這種比例,並導致周期性危機。

  馬克思還研究瞭資本運動過程表現出的各種具體形式,闡明瞭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形成過程,指出參加剩餘價值分配的不僅有產業資本傢,還有商業資本傢、借貸資本傢和地主。他揭示瞭利潤、利息和地租是剩餘價值的具體的特殊形式。在考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農業中的表現時建立瞭他的地租學說。馬克思透過各種現象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作的整個分析,揭露出這種生產關系的剝削和對抗性質,它必然要為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還探討瞭資本主義以前的生產方式。他們研究瞭原始社會經濟的性質和特點,闡明瞭奴隸制和封建生產關系是建立在奴隸主、農奴主對奴隸和農奴直接的統治和剝削的基礎上。他們根據對資本主義經濟及其發展趨勢的分析,對未來社會作出許多科學的研究。他們指出未來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生產者的勞動有計劃地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進行分配。在共產主義社會低級階段個人消費品按勞分配,到共產主義社會第二階段才能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他們探討瞭實現共產主義的物質和精神條件,把每個人的全面的發展看成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重要條件。

  學說的傳播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產生以後,很快就被當時一些國傢的工人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和先進組織所接受。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戰勝瞭形形色色的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日益擴大其影響,在各國工人運動中占據瞭統治地位。

  對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起過重要作用的有法國的P.拉法格、德國的W.李卜克內西和A.倍倍爾等;K.考茨基和R.希法亭在他們活動的早期,也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作出重要貢獻。考茨基的《馬克思的經濟學說》(1887)一書通俗地解釋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影響頗大。他的《土地問題》(1899)一書系統地分析瞭農業中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論證瞭資本積聚和集中的規律在農業中同樣地起作用,駁斥瞭所謂小農經濟穩固論。希法亭在他的《金融資本論》(1910)中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階段,作出瞭極有價值的理論分析。

  列寧主義經濟學說

產生的歷史條件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瞭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由於壟斷資本的統治和剝削的加強,以及對外的擴張和掠奪,使資本主義國傢內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激化,促使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帝國主義國傢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瞭,並在1914~1918年爆發瞭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是當時帝國主義一切矛盾的焦點,是帝國主義世界體系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在以列寧為首的佈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於1917年10月取得瞭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列寧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即列寧主義階段。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產生的過程和基本內容 列寧在19世紀90年代所寫的《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等著作中,既反對民粹主義,也反對“合法的馬克思主義”,發展瞭馬克思主義的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闡明瞭城鄉商品生產的發展必然造成國內市場的擴大、小生產者的分化和資本主義經濟的成長。他還分析瞭俄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農奴制殘餘緊密結合的特點,從經濟上論證瞭工人階級同勞動農民結成革命聯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闡明瞭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作用,以及如何使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

  列寧在20世紀初所寫的關於土地問題的著作中,深刻地探討瞭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駁斥瞭小農經濟穩固論,也揭露瞭土地收益遞減“規律”的錯誤,捍衛和發展瞭馬克思主義的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理論,並全面地論證瞭關於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中的土地國有化的可能性、條件及其經濟後果。他在反對孟什維克的機會主義路線的鬥爭中,制訂瞭俄國共產黨關於徹底消滅封建土地占有關系和實現土地國有化的綱領。

  列寧根據《資本論》的基本原理,研究瞭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的新現象,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著作中,論述瞭壟斷的統治是帝國主義最深刻的基礎,是帝國主義最主要的經濟特征,指出帝國主義是壟斷的、寄生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揭示瞭帝國主義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他十分重視國傢壟斷資本主義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指出它加深瞭資本主義的矛盾,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準備瞭最完備的物質基礎。

  列寧發現瞭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並根據這一規律作出瞭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傢內取得勝利,而不可能同時在一切國傢內勝利的結論。

  在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總結瞭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發展瞭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的理論。他根據對蘇維埃俄國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存在多種經濟成份的分析,擬定瞭對生產資料私有制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途徑和方法,並指出利用各種形式國傢資本主義的重要意義。他把高度發展社會生產力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看成是社會主義徹底戰勝資本主義的保證。

  列寧在蘇維埃俄國反對外國武裝幹涉勝利後所寫的著作中,論述瞭關於新經濟政策的理論。他指出,為瞭建設社會主義經濟,必須保留和利用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商業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還制定瞭利用租讓制、租借制、合營公司等形式來振興俄國工業的計劃。

  列寧非常重視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計劃工作,闡明瞭制定和執行經濟計劃的要則和方法。他還強調必須采用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嚴格貫徹按勞分配、實行經濟核算和物質利益原則等。為瞭吸引農民和其他小生產者走社會主義道路,他擬定瞭合作化計劃。

  斯大林經濟學說產生的歷史條件和基本內容 在1924年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同蘇聯共產黨和國傢其他領導人一起,繼承列寧的革命事業,在資本主義包圍下,在蘇聯建立瞭社會主義社會。

  斯大林捍衛和發展瞭列寧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和通過新經濟政策鞏固工農聯盟的理論,提出瞭在蘇聯一國內能夠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學說。他論述瞭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方法和速度問題,提出在資本主義包圍下必須以最快速度實現工業化,優先發展重工業,而發展工業所需資金隻能靠內部積累。他還闡述瞭農業集體化的理論,指出社會主義建設不能長期地建立在大工業和分散的、落後的小農經濟並存的基礎上,必須在貫徹自願原則下,引導農民走集體化道路。

  斯大林論述瞭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許多重要問題,如他認為必須建立一個包括工農業在內的、統一協調的國民經濟體系,必須加強對國民經濟的計劃領導;他強調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領導、主腦因素,農業是工業發展的基礎;他反對平均主義,重視按勞分配,並把各盡所能與按勞分配聯系在一起;他提出必須實行生產經營管理的合理化,要求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在建設中的作用,並提倡開展社會主義競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他領導下全盤調整瞭工業佈局,隻用兩年時間就使遭受戰爭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

  斯大林在他最後一部重要著作《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1952)中,論證瞭蘇聯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規律的客觀性,指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在社會主義社會同樣地起作用;闡述瞭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主要特點;提出瞭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揭示瞭社會主義制度下存在商品生產的原因和價值規律的作用,但他隻認為消費品才是商品,價值規律隻在流通中起調節作用。

  斯大林還探討瞭現代資本主義的一些重要問題,如資本主義總危機的實質和階段、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的特征、現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等。

  毛澤東經濟思想

產生的歷史條件 從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就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當時一些先進分子在中國傳播瞭馬克思經濟學說。李大釗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919)中,介紹瞭馬克思的“餘工餘值說”(即剩餘價值論)。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開始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思想來研究中國的社會經濟性質和階級關系等重大問題。

  基本內容 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中,對中國農村的階級特別是農民階級以及農村土地問題作瞭客觀的分析。1928年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確認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以後毛澤東在許多著作中指出瞭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一步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封建主義的過程。他區分瞭資產階級中帶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他提出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即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傢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他還提出瞭新民主主義國民經濟的指導方針,即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公私兼顧,勞資兩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和國傢領導人根據中國國情提出逐步實現國傢工業化和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理論。在這個理論指導下,開辟瞭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創造瞭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傢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實現瞭馬克思和列寧曾經設想過的“贖買”形式。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傢幫助的原則,創造瞭從農業互助組、經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改造形式,在一個幾億農民的國傢中較順利地實現瞭社會主義的變革。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毛澤東提出瞭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他還提出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要正確處理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關系;要執行自力更生、勤儉建國的方針。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劉少奇提出瞭許多生產資料可以作為商品進行流通的觀點;周恩來不僅提出科學技術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作用的觀點,並且提出社會主義積極性不可損害,超過現實可能和沒有根據的事,不要亂提,否則就很危險;陳雲提出計劃指標必須切合實際,建設規模必須同國力相適應,人民生活和國傢建設必須兼顧,做好物資、財政、信貸平衡的觀點。

  在經過1958年“大躍進”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以後,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撥正瞭中國經濟建設的航向,作出瞭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1982年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4年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瞭《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鄧小平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和國傢領導人,提出瞭一系列與經濟體制改革有密切關系的經濟理論觀點。這些理論觀點主要有:為充分發揮全民所有制經濟的優越性,要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適當分開;社會主義經濟在公有制基礎上還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農村經濟的活力要建立在聯營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反對平均主義,堅持按勞分配,通過使一部分社會成員先富裕起來以達到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富裕;在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方針的前提下,實行對外開放,吸收外資,利用外國的先進技術和可以借鑒的管理經驗,等等。198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指出,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一歷史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大會還圍繞深化改革的任務提出,要按照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搞活全民所有制企業;要促進橫向經濟聯合的進一步發展;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要逐步健全以間接管理為主的宏觀經濟調節體系;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繼續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要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和正確的分配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在其他各社會主義國傢的經濟建設和經濟管理體制改革中,在許多資本主義國傢的工人運動和實際鬥爭中,都得到瞭廣泛的傳播,並在實踐的不斷檢驗中得到豐富和發展。(見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