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總統A.林肯(1809~1865)在南北戰爭中簽署發佈的解放南部叛亂各州黑人奴隸的宣言令。

  1861年4月12日美國的南部和北部之間爆發戰爭,這是南部種植園奴隸主和北部工業資產階級在國傢主要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上矛盾激化的結果。在戰爭過程中,聯邦政府為瞭爭取南部黑人的支持,林肯總統於1862年9月22日發佈瞭《解放宣言》,規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對仍反對聯邦政府而進行叛亂的州或州內的某些地區的奴隸,將均予以解解放。1863年1月1日,林肯重申瞭9月22日的《解放宣言》,公佈瞭反叛合眾國的各州和各州的某些地區的名單,正式命令和宣佈,被點名的各叛亂州內所有被作為奴隸役使的人,已獲自由,且今後永享自由;合眾國政府,包括海陸軍當局,將承認並保障他們的自由。奴隸獲得自由後,應以忠實的勞動取得工資。符合條件者,合眾國將接受其服兵役,駐守要塞、陣地、車站、港口或其他要地,或在軍艦上服役。

  《宣言》贏得瞭黑人和廣大工人、農民對聯邦政府的積極支持。它對聯邦政府最終取得對南部戰爭的勝利起瞭重大的作用。《宣言》的發佈,是南北戰爭中的一個轉折點,它使南北戰爭真正具有瞭解放的性質,從推行統一的戰爭轉為解放的戰爭。

  《宣言》使奴隸獲得人身自由,摧毀瞭奴隸制度,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但是,它給予奴隸的解放是不徹底的,他們並沒有得到公民權,也沒有得到土地。後來,被解放的黑人大都又陷於受大土地所有者和債權人奴役的半奴隸地位,黑人還受到種族歧視。黑人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社會和政治不安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解放宣言》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