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損耗的對稱。指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由於科學技術進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引起的貶值。又稱精神損耗或精神磨損。

  產生無形損耗的原因主要有:①對同樣結構和性能的固定資產來說,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再生產費用降低,因而使原有的固定資產相應貶值;②由於科學進步或新發明的問世,出現瞭新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機器設備,致使原有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相對下降而發生貶值,或者由於不得不提前報廢而引起價值損失。

<

  預防和盡量減少無形損耗的主要途徑與措施是:①在確定固定資產特別是機器設備的更新周期和折舊率時,既要考慮有形損耗,又要充分考慮無形損耗的因素。鑒於不同的固定資產受技術進步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應采取分類計提折舊和快速折舊等方法,以保證企業固定資產在技術上適時更新,為企業提高現代化水平及時提供補償資金的需要。②重視和加強對原有固定資產的技術改造,提高現有機器設備的技術層次和經濟使用壽命,盡量減少因技術陳舊、工藝落後、效率低下而造成的無形損耗。③在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兩方面推行集約化經營戰略,把經濟發展切實建立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盡可能避免因粗放式經營,片面追求外延性擴大再生產而產生的忽視技術進步,不註重提高現有設備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的傾向,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巨大無形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