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國傢預算衛生事業費支出量與衛生事業成果量之比較。衛生事業費主要用於舉辦醫院和防治、防疫、保健等機構和設施,公費醫療和扶持群眾的衛生事業,以及保持和發展保健醫療能力等方面。衛生事業費使用的直接目的是為瞭不斷增加社會對疾病的醫療和防治能力。因此,衛生事業費支出效果首先表現在衛生事業費支出量與實際維持的醫療防治能力量的比較關係上。一般可通過以下幾個指標來衡量。

  萬元元衛生事業費維持住院病員容量 這一指標可有兩種計算方法:①以衛生事業費總量F與病床張數B比較,即B/FF/B。②以衛生事業費總量F與年實際容納病員人數H相比較,即F/HH/F

  萬元衛生事業費維持門診防治病員容量 這一指標也有兩種計算方法。①用衛生事業費總量與門診醫生總量比較。②用衛生事業費總量與門診防治病員容納量比較。這種計算辦法更優於前者。因為,門診醫生多雖然反映門診容量的狀況,但並不等於實際增加門診容量,有瞭醫生還要其他條件配合方可增加門診容量。

  評價財政的衛生事業費支出效果,還有其他一些輔助指標,主要是有關反映醫療單位對病員防治和服務水平的各項指標,諸如住院病員痊愈出院率和住院死亡率、醫療事故率、門診病員平均復診次數、誤診率等指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國傢預算的衛生事業費支出已取得巨大效果。地方病、傳染病、多種慢性病的防治成績顯著,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從1949~1989年,人民平均壽命由35歲提高到69歲,死亡率由20‰下降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