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榕

  中國話劇演員。生於安徽省定遠縣。1942年考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參加過業餘的和職業的演劇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加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演員,後兼任藝術委員會委員。

  1953年通通過《龍須溝》中的泥瓦匠趙大爺一角的創造,奠定瞭鄭榕的現實主義創作道路。30多年中,他陸續創造瞭周樸園(《雷雨》)、佈雷喬夫(《耶戈爾·佈雷喬夫和其他人們》)、常四爺(《茶館》)、座山雕(《智取威虎山》)、斐炎(《武則天》)等30多個不同的老年人形象,形成瞭蒼勁而渾厚的表演風格。他扮演的人物形象,在充分揭示內心世界的同時,十分講究人物造型和行動的表現力。

  70年代末以來,通過參加《丹心譜》、《茶館》、《楚天風雲》等影片及電視劇的拍攝,把話劇與電影、電視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特長匯集於自己的表演中。1982年鄭榕導演的風俗喜劇《吉慶有餘》,獲北京市新創作劇目評獎的導演獎。

鄭榕在《雷雨》中飾周樸園

  鄭榕為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