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駿祥

  中國話劇、電影導演、理論傢、劇作傢,筆名袁俊。1910年12月17日生於江蘇鎮江,逝於1996年。1928年入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從王文顯教授攻讀西洋戲劇,1931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36年去美國進耶魯大學學習戲劇演演出,1939年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回國後,在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講授導演學及舞臺裝置,並擔任排演課程,排演瞭曹禺的《蛻變》和李健吾的《以身作則》。1941年初到重慶,先後主持中青劇社和中電劇團,導演瞭曹禺的《北京人》和他自己編的《邊城故事》等,並為怒吼劇社、中華劇藝社、神鷹劇團導演瞭匈牙利作傢貝拉·巴拉茲原作、焦菊隱翻譯的《安魂曲》、吳祖光的《牛郎織女》、陳白塵的《大渡河》、W.莎士比亞原作曹禺翻譯的《柔密歐與幽麗葉》等劇。這些演出,是重慶霧季演出中一批佳作,在戲劇界產生瞭廣泛、積極的影響。

  1939~1945年間,張駿祥陸續創作瞭《邊城故事》、《美國總統號》、《小城故事》、《山城故事》、《萬世師表》等話劇劇本,翻譯瞭《富貴浮雲》、《林肯在伊利諾州》、《好望號》、《審判日》等歐美話劇名著和《吾士吾民》電影劇作;同時還撰寫瞭一系列有關導演藝術理論和方法的論文。張駿祥的劇作多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的現實生活。他善於運用熟練的技巧組織矛盾沖突,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幽默生動,富於舞臺效果。代表作《萬世師表》以“五四”運動和抗日戰爭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為背景,刻畫瞭方義逵、林桐、管聲洪三代教育工作者的形象,熱情歌頌瞭他們為教育事業堅貞自守、矢志不渝的獻身精神。

  張駿祥針對話劇演出中存在的問題,撰寫瞭一系列論文,系統地介紹瞭亞歷山大·狄恩的導演理論和方法,並給以發展、豐富,論點新穎,發表後引起戲劇工作者的重視。1983年,他的論文集《導演術基礎》出版。

  張駿祥的導演藝術特點是結構嚴謹,舞臺各部門配合協調,視覺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清朗明快,節奏流暢順達,整個戲的“流動”層次分明,情深意切,耐人回味。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駿祥在上海為觀眾演出公司導演瞭李健吾的《女人與和平》一劇後,轉向電影界,編導瞭《還鄉日記》、《乘龍快婿》等影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先後導演瞭《翠崗紅旗》、《燎原》、《白求恩大夫》等影片。曾被任命為上海市電影局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電影局副局長,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