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皮制(或紙制)的平展玩偶演出的戲劇形式。它借助燈光把由人操縱的玩偶影像投射在半透明的螢幕上,供觀眾欣賞。它在許多國傢中盛行,雖在表演形式、影人造型、音樂舞蹈及劇碼內容上有所不同,但都以操縱為其表演方法,具有傀儡藝術的特點。

  國外皮影戲 最早興起於中國、印度、印尼、土耳其等亞洲國傢,隨後傳入歐美各國。皮影戲的產生和興盛,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甚至在近代某些國傢中仍作作為一種祭禮儀式演出。後來發展起來的歐美國傢皮影戲則是一種娛樂性的戲劇藝術。

  印度尼西亞的皮影戲,俗稱爪哇影戲,又叫“瓦揚皮衛”,是印度尼西亞劇種中最古老的藝術。11世紀時,皮影戲已很盛行。最初它大概是拜佛祭祖儀式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演出前焚香祈禱。皮影戲的表演者被稱為“鈴吉特”,與僧侶一樣受人尊敬。演出的影幕長10尺,高8尺,表演者坐在燈下,操縱影人,同時用腳叩打金屬板伴奏,左手敲打箱子,來指揮樂隊,並隨著影人的動作訴說臺詞。“瓦揚”的影人是用水牛皮刻制成,面部富於怪誕的情趣,雙臂過長,關節活動少,透明度差,照射在影幕上成為灰色的影子。演出一般由晚間至次日拂曉,劇目內容多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以及印尼民間傳說和為民族自由而鬥爭的故事。自18世紀以來,皮影戲成為島上惟一的大眾藝術形式。

  巴厘的皮影戲與爪哇基本相同,但人形較大、音樂較差,其宗教色彩較爪哇更濃。在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也都有皮影戲。

印度尼西亞皮影戲人形

  泰國的皮影戲叫作“南”。大約在12世紀通過馬來半島傳入泰南地區,與爪哇影戲相似,表演是通過幕後的火光,將影像投射在掛起的白色屏幕上,使人觀看影子。“南”的影人較大,沒有活動關節,實際用兩根棍支撐著影人進行表演。由於這種影戲的影響,逐漸形成瞭泰國的新舞劇藝術“孔劇”,在亞洲舞劇中享有盛譽。

  馬來亞、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也都有過皮影戲,形式與爪哇、巴厘的影戲大同小異,可能是受爪哇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印度的皮影戲形式與爪哇、巴厘、泰國等相同,似有相互承襲關系。其影人是半透明的皮影,在露天廣場表演,演出時間也是從晚間到凌晨。

  土耳其稱皮影戲為“卡拉居士”,在15世紀頗為流行。它的對白切中時弊,幽默辛辣,語言雋永。16、17世紀時成為從割禮到宮廷娛樂和一切喜慶儀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演出。19世紀後在齋月期間,是人們惟一的娛樂形式。

  “卡拉居士”在表演時一面耍弄影人,一面說著臺詞,一般沒有腳本,沒有音樂伴奏,以對話為主,內容是藝人現編現演,對話的長短取決於藝人的才思,還要善於模仿各種各樣的人和動物。土耳其的皮影人是用駱駝皮制作的,關節能活動,雕刻較簡單,著色方法有特色,影人有35~40公分高,適於演滑稽戲。土耳其的皮影戲對埃及、沙特阿拉伯、突尼斯、摩洛哥等國都有一定的影響。

  伊朗皮影戲在14世紀時已經出現,波斯歷史學者瑞師德丹丁曾指出:當成吉思汗兒子繼成大統的時候,有中國的演員到波斯,演員在幕後表演特別的戲曲(指皮影戲),證明那時傳入波斯。據說土耳其的皮影戲,是由波斯流傳過去的。

  日本是以偶人著稱的國傢,皮影戲卻遠不如木偶戲那麼發達。《日本遊戲史》中說,在1674年時日本已有職業性的影戲演出。日本剪紙影戲的人形,是用黑紙或油紙制作的,用長竹簽子耍弄做出各種動作。現代在日本有代表性的影戲班有藤城清治的“木馬座”、藤泰隆等人的“稻草人座”。

  歐美的皮影戲,大都受亞洲的影響,最早出現在意大利,遂形成歐洲影戲形式。影人是黑色的,不塗彩色,影子的大小利用影人在幕後的不同距離來表現。當時的內容,大都是東方的,後來改用瞭自己的劇本。16世紀傳入法國,據說是由神父居阿羅德將中國影戲介紹給法國。法國稱中國影戲為“昂波齊說哇”(Ombtescninoises),1770年由多米尼克·塞拉芬在中國影戲的基礎上,創建瞭法蘭西影戲,直到20世紀仍有“黑貓”劇院和其他影戲班在演出。

  德國的皮影戲,據說在17世紀已經出現,但大都是法國的。20世紀初,中國的皮影戲才正式傳入德國。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有能演中國影戲的“三梅影戲班”及民間影戲班在活動。

  皮影戲傳入英國的倫敦大約在1776年前後,曾以“美麗的影子”的名稱演出,後漸衰落。

  蘇聯影戲的影人,是由著色的皮革、油紙制作的,在燈源和幕佈之間,由操縱者用小木棍或金屬線耍弄影人。19世紀托羅佩茨市的民間影戲很出名,1918年藝術傢N.C.葉菲莫夫兄弟,在莫斯科組織影戲劇院,1937年在莫斯科建立瞭影劇院。80年代莫斯科皮影劇團還在演出,保留的劇目有《貓的房子》等。

  匈牙利的愛斯特木偶劇團於1972年發展瞭皮影技術,用3個平列的燈源照亮銀幕,使皮影直接上銀幕。

  美國最初的皮影戲據說是希臘移民將“卡拉居士”帶去的,在芝加哥、底特律可見到,但很不普及。在美國的紐約,惟一的中國皮影職業劇團“悅龍皮影劇團”每年在各地巡回演出60場左右,受到觀眾歡迎。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有皮影劇院,也在進行演出。

  非洲的埃及、利比亞、摩洛哥、突尼斯等也都有過皮影戲的演出,現代已逐漸衰亡。

古代埃及的影戲《弓箭手乘的船》

  在皮影戲廣泛流傳影響下,德國人洛特·賴尼格爾發明瞭第一部長動畫片《艾哈默德王子歷險記》,隨後有德國舒馬赫的《哈裡發之鶴》(1923)、日本坪內逍遙自編的兒童劇《戴古式禮帽的人與猴群》,使影戲電影化盛極一時,後來被有聲電影所代替。

  中國皮影戲 中國皮影戲“以紙糊大方窗為戲臺,劇人以皮片剪成,染以各色,以人舉之舞。所唱分數種,有灤州調、涿州調及弋腔,晝夜臺內懸燈映影。”(《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演出劇目有故事情節,使觀眾得以藝術欣賞。中國皮影戲,由於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種類較繁雜,故名稱各異,但習慣統稱為“皮影戲”。

  起源與流傳 皮影戲的起源大致有3種觀點:

  ① 影戲源於西漢說。此說由來已久,影響較大。持這種觀點的人大都以漢武李夫人事為依據。《史記》、《論衡》、《漢書·外戚傳》、《法苑珠林》、《搜神記》都記述瞭李夫人之事。北宋高承在《事物紀原》卷九中說:“故老相承,言影戲之原,出於漢武帝李夫人之亡,齊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無已,迺使致之,少翁夜為方帷,張燈燭,帝坐他帳,自帷之望見之,仿佛夫人像也,蓋不得就視之,由是世間有影戲。歷代無所見,宋朝仁宗時,市人有能談三國事者,或采其說加緣飾作影人,始為魏吳蜀三分戰爭之像。”可見後人所談影戲始於漢,恐系按史載推論所致。

  ② 唐代已有影戲說。有人認為,唐代的文化是很昌盛的,故“影戲始於此亦在意中”。《中國影戲略史及其現狀》中也說“西安為漢、唐所共都,文化藝術自易相承,更以今日現狀推定唐時影戲當已盛行”。此外,日人印南高一談到“影戲在當時已經存在,在唐太宗時期據說就有由五音六律編成的音樂,來配合演出影戲的事”。經查不見書載,此說系民間傳說,不能作為論史的依據。而唐詩、傳奇中,亦無一句提及影戲之事,故若定唐代尚缺佐證。

  ③ 影戲始於北宋說。影戲出現在北宋是宋代多種書籍證明瞭的。如張耒的《明道雜志》、高承的《事物紀原》、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灌園耐得翁的《都城紀勝》、吳自牧的《夢粱錄》、周密的《武林舊事》以及宋無名氏《百寶總珍》等,都對影戲作瞭較具體的記述。近代學者周貽白,孫楷第等認為,影戲興於北宋是可信的。

  宋代的皮影戲,除以紙窗為臺“用彩色裝皮為之”的皮影戲外,還出現過①“似即以手勢為之”的手影戲;②“用真人來模仿影人的舉動以資戲笑”的喬影戲;③偶而為之的仿戲,“戲於小樓,以人為‘大影戲’。”從影戲的種類,可以看出宋代影戲的發達。

  《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戲藝人,有董十五、趙七、曹保義等9人。《武林舊事》中說,南宋臨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戲藝人22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性藝人。《百寶總珍》說,宋代有1200個影人角色,表演劇目豐富,雕刻技術也有很大提高。

  據《百寶總珍》說,當時有“亡國十八國,《唐書》、《三國志》、《五代史》、《前後漢》,並雜使頭一千二百頭”。這反映出皮影戲在宋代已能演出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的歷史故事戲瞭。

  北宋末年,宋室南渡臨安,藝人也隨之四散,從而形成影戲的廣泛流傳,在客觀上使皮影戲出現瞭歷史上第一次大普及。影戲藝人流散到各地,與當地的民間藝術結合,形成瞭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戲。

  皮影戲流傳國外,主要在元代。因為蒙古軍隊中,曾一度將影戲作為主要娛樂手段,又隨著用兵中亞,將皮影戲傳入波斯、阿拉伯地區,隨後又傳入南亞和歐洲。

  明代對戲劇有較嚴的禁令,因此皮影戲發展緩慢。到清代,王公大臣、駐防將軍分赴各省任職,皆攜帶影戲箱,以供娛樂。這種情況,促使皮影戲再度遍及各地,在各省盛行一時。清中葉禁戲嚴厲,影戲遭到摧殘,一蹶不振。因民間尚有雄厚的群眾基礎,才免遭滅絕。

  現狀 清亡後,由於戰火連年,社會動亂,皮影戲景況日漸蕭條。清末北京原有20幾傢影戲班,較有名的有甄永恒的西天合、路福元的福順班、路宗有(1883~1967)的德順班、李昆及李脫塵(1880~1939)的慶民升班等。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僅殘存一個德順皮影社,即現在北京皮影劇團前身。灤州影戲發源地的冀東地區,影戲班子遍及村鎮,僅樂亭一縣就有30多個。較有名的有葛傢班等4大影戲班。東北地區,自清以來都有影戲班,大都在城鎮茶館中演出,僅沈陽一地就有30幾個影戲班。陜西、湖南、湖北等地的皮影戲,多是業餘性質,農閑時則演,農忙時則散,較為機動,演出活動較多,仍很活躍。臺灣的皮影戲,原有15個劇團,最著名的是高雄縣張德成的華東皮戲團,現仍在演出。

  在這段時期內,路宗有、李脫塵、張叫(又名戇番)等在演技、唱腔、劇目上有所創新,對影戲的研究做出瞭成績。

  抗日戰爭中,福建漳州以皮影戲的形式宣傳抗日救國,演遍漳州市,深受歡迎。1943年中共冀東特委組織蘇旭、張茂蘭等著名藝人,成立瞭新長城影社,創新劇目《玉田從軍》、《光明之路》、《血淚仇》等,宣傳瞭抗敵鬥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皮影戲得以恢復和發展,到80年代有專業劇團約15個,業餘班、隊幾千個,從業人員有數萬人,舉行瞭4次全國會演,發掘瞭《鬧朝歌》、《火焰山》等一批傳統劇目,新創瞭《鶴與龜》、《兩朋友》等劇目,改革瞭皮影人和燈光,提高瞭表演技巧。湖南、北京、黑龍江、陜西等皮影劇團,6次出訪歐洲、日本,獲得很高的藝術評價和榮譽。1980年成立瞭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1984年7月文化部等8單位在北京舉辦秦晉皮影藝術展覽,展現瞭中國古代皮影雕刻的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出現瞭一批為皮影戲藝術作出貢獻的藝術傢,如導演、藝術傢虞哲光,多年研究木偶皮影藝術,並編寫瞭《皮影戲藝術》專著。知名的皮影戲演員中,有北京的路景達、湖南的何德潤、唐山的齊永恒、陜西的李占文、湖北的陸春元、黑龍江的傅榮魁等人,都有重大貢獻,在國內外有著一定的影響。

  分佈 經過歷史上兩次流傳,為皮影戲與地方戲曲結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各地皮影戲創造瞭條件。據不完全統計,近代皮影戲分佈的情況大致如下:

  河北省因是元、明、清三代都城(北京)所在地,又是“灤州影”的發源地,因此,皮影戲較為活躍。由於繼承的派別和演唱方法的不同,又分為東西兩派。東派活躍在樂亭、寶坻、玉田、薊縣、昌黎、豐潤、遵化、撫寧、三河、遷安、秦皇島、平谷、順義等縣和唐山、天津市; 西派包括有涿縣、良鄉、深縣、易縣、定縣、淶水等縣和北京、保定、石傢莊市。

  山西省的“紙窗影”流行在晉南地區,包括侯馬、運城等地;“紗窗影”則盛行於晉中地區。

  遼寧省皮影戲活躍在海城、營口、岫巖、新金、復縣及凌源、喀左縣等地。

  黑龍江省的“東北影”、“照條兒”大都盛行在哈爾濱、雙城等地區。

  浙江省的皮影戲,較流行的地區是桐鄉、海寧一帶,其影人雕刻風格和雕工都與北方的不同,是否是南宋臨安影戲殘留下來的一種,尚待考證。

  安徽省的廣德地區,皮影戲較為活躍。

  福建省皮影戲遠不及木偶盛行,但閩南皮影戲在漳州、泉州、龍海、漳浦、詔安、長泰等地是很流行的,並將皮影戲流傳到臺灣。

  湖北省的皮影是用紙雕刻制成,皮影戲在農村極為盛行,僅雲夢一縣,現有62臺皮影戲,武漢、荊州、黃陂等地也很活躍。

  湖南省皮影戲很盛行,在長沙、衡陽、衡山、瀏陽、益陽、常德、漢壽、寧鄉等地,約有2000個皮影戲在演出,極受農民歡迎。

  青海的“燈影戲”也很普及,僅海東就有近80個燈影班,西寧、湟中、湟源、大通、互助、樂都、貴德等地的燈影戲很活躍。

  陜西省的皮影戲是比較著名的,活動也很廣泛,西安、長安、醴泉、華縣、華陰、富平及渭南地區都很盛行。

  甘肅省皮影戲大都活躍在蘭州、慶陽、環縣等地區。

  臺灣省的皮影戲,流行於高雄縣的鳳山、岡山一帶,曾有十多個皮影戲劇團。最近在臺北市舉行的“民間劇場”中,皮影戲稱為最熱門的劇種,演出極受歡迎。

  山東、內蒙古、江蘇、四川、廣東等省,均有皮影戲在活動,但不及其他省市普及。

  制作與特點 影人的制作,因地區和用料的不同,可分為皮影和紙影兩種。皮影人的頭型,有的采用賽璐珞片制作。

皮影戲劇本

  皮影選用獸皮刻制影人,是自宋代以來的傳統方法。《夢粱錄》載“原汴梁都,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裝飾,……”以後又改用牛、驢皮為原料。制作的過程是將獸皮硝軟、刮薄、壓平、形成半透明體,然後再經繪畫、雕鏤、染色、塗油幾個工序,完成舞臺上表演的影人形象。

  紙影是將紙裱糊三、四層,陰幹後再雕刻、上色、兩次塗油以達半透明,方能成形。

  影人原為七八寸,現已增大至二尺左右,其結構一般分為頭(包括帽、須部分)、上身、兩臂、兩手、兩腿(包括足部分)五個部分。在表演時,一般使用三根桿子將影人控制住,一根安在影人的頸部(叫主桿),另兩根安在手部(叫手桿),這樣可以支配影人做出任何動作來。現在有的為瞭影人邁步、踢腿等動作,而增加瞭兩根腿桿。在傳統節目中,是以唱為主,動作為輔。在現代題材中,對影人的動作要求,則更加嚴格準確。

李脫塵操作皮影表演

  皮影戲是一種傀儡藝術,它不同於其他表演藝術,有自己的特點:①影人形象是人造的,並由人來操縱表演,具有傀儡藝術的特點;②影人在影窗上出現的是半側面形象,人物和景物均依托在平面的幕佈上,因此它具有平面藝術的特點;③平面的影人和景物的雕鏤、色彩的透明,又決定它具有透視藝術的特點。

  皮影戲在人員上精幹簡練,七八人就可演出。舞臺、道具簡便靈巧,方便深入群眾,這是其他劇種所無法相比的。

  劇目及音樂 皮影戲是個歷史悠久的劇種,劇目極為豐富,宋代劇目,除個別流傳下來外,大部分都無人詳知瞭。各地殘留下來的劇目,也很不完整,據1915年編印的《燕影劇》,也僅有77部劇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唐山市搜集的皮影連臺本戲130多部,後又毀於文化大革命和地震災害之中。

  據現有資料分析,皮影戲自宋代以來,多以演史為主,這些傳統劇目中,分為整套(連臺本戲)和單出(單折子戲)兩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創作、改編瞭一批新劇目。

  整套戲中歷史故事戲有《萬仙陣》、《松朋會》、《隋唐演義》、《五鋒會》、《炎天雪》、《混元盒》、《彭公案》等103種。

皮影的雕刻

  單出戲中歷史故事戲有《胡迪謗閻》等28出,民間故事戲有《夜宿花亭》等22出,神話故事戲有《天仙送子》等19出,滑稽故事戲有《教書謀館》等12出。

  新創作和改編的一批劇目,現代題材有《玉田從軍》、《半夜雞叫》、《聰明的伊敏》等30出,神話題材有《三打白骨精》、《禿尾巴老李》等19出,寓言童話題材有《鶴與龜》、《兩朋友》、《猴子的心》等12出。

  此外,活躍在廣大農村的皮影戲,劇目很豐富,但在內容上,大都是傳統劇目,連臺本戲也較多,劇目亦繁。

  由於皮影戲的歷史久遠,它的原始音樂和唱腔,已無法詳知。據最近發現的閩南皮影戲《朱文》劇本來看,全劇選用瞭[駐馬聽]、[桂枝香]、[小桃紅]等9支曲牌,均是宋代流行的詞體歌曲。在清《拜經樓詩話》中談影戲是“熏衣高唱弋陽腔”,這可以說明古代皮影戲,是有著自己的聲腔和曲牌的。

  由於地區、語言、音調、愛好的不同,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戲,按唱腔和音樂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以演唱當地戲曲或民歌小調為主,沒有明顯的獨特唱腔。例如湖南皮影戲,借鑒瞭湘劇、花鼓戲和長寧調音樂;湖北皮影有的唱楚劇唱腔,有的唱打鑼腔;山東皮影唱山東大鼓或木板快書;江蘇、浙江皮影唱本地的高腔;福建龍溪紙影戲唱曲藝“錦歌”等等。

  另一類是有自己獨特的唱腔,例如河北灤州影的影調唱腔;甘肅影子戲的隴東道情;陜西皮影戲的碗碗腔、阿宮腔、弦板腔以及商洛地區的商洛道情、安康地區的安康道情;青海的燈影戲等。

  皮影的唱詞多為詩體,分5、7、10字句。另有一種“三趕七”特別句子,它是由3、4、5、6、7字句的各一對所組成,句式格律很嚴,除7字句末尾可增字外,其他均不得增減一字,這是皮影獨有的詞格。

  皮影戲的伴奏樂器,一般有二弦、月琴、三弦、笛子、嗩吶和打擊樂器,個別的還用小銅鐘、簡板、四胡等樂器。

  影響 皮影戲的形成和發展,汲取瞭其他藝術的精華,但隨著皮影戲的發展,也不斷影響著其他劇種,例如評劇、唐劇、龍江劇就是直接吸收灤州影的唱腔和表演形成的地方劇種。隴劇、華劇、陜北碗碗腔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瞭皮影戲的影響。就是大劇種京劇,也與影戲有著密切的關系,梅蘭芳的《金針刺蟒》、程硯秋與尚小雲的《琵琶緣》、楊小樓與孫毓堃的《蓮花寺》、楊小樓與梅蘭芳常演的《鄱陽湖》等,都是擷取瞭影戲的若幹情節補綴而成的。此外,京劇的《混元盒》、《全本硃痕記》、《全本金鎖記》、《全本蘭蕙奇冤》等,都曾從皮影戲的《全部混元盒》、《牧羊圈》、《六月雪》、《十五貫》中吸取藝術精華。著名京劇演員劉鴻升、郝壽臣等人,都曾“鉆筒子”唱過皮影戲。

皮影的操作

  皮影戲對現代藝術形式也有很大影響。德國的渾司樓在《人們的劇場》中指出:“談有聲電影的來源,不能不崇拜中國影戲,是個開山鼻祖瞭。”剪影動畫片的發明者,德國的洛特·賴尼格爾在20世紀初,就開始研究中國皮影戲藝術,在其啟示下,拍攝瞭第一部長動畫片。皮影戲也為中國剪紙電影的創造發展,提供瞭有利條件。

  中國的皮影藝術,自傳到外國後,不少國傢都有皮影劇團演出中國的皮影戲,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三梅班”、美國的“悅龍”。中國皮影藝術的雕刻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歐美、日本一些國傢的藝術組織,不斷收集中國皮影雕刻品,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法國及其他國傢的博物館都藏有中國的皮影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