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導演、劇院領導人。1893年12月17日生於烏爾姆,1966年3月30日在施塔倫堡去世。1914年被慕尼克宮廷劇院聘為演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徵入伍,後來成為和平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1919~1920年在哥尼斯堡領導一個左翼劇院。1920~1921年創建無產者劇院,常到工廠為工人演出。1923~1924年任柏林中心劇院院長。1924~1927年在人民舞臺劇院工作。1927年和1929年兩次創建皮斯卡托舞臺,用以實驗他的政治文獻戲劇。曾執導E.托勒爾的《《當心,我們活著》和F.沃爾夫的反映中國上海工人鬥爭生活的劇本《泰揚覺醒瞭》。皮斯卡托運用平地舞臺、圓形舞臺和轉動帶,革新舞臺表現形式。使用文獻資料、幻燈、電影、機械,擴大舞臺表現手段。他的合作者有戲劇傢B.佈萊希特、E.托勒爾等。這些實驗具有早期史詩(敘事)戲劇的性質。1931~1936年皮斯卡托流亡蘇聯,1934~1936年任國際革命戲劇傢聯盟主席。1936~1939年居住巴黎。1939~1951年住在紐約,創建戲劇實驗室,培養演員和導演。這期間執導瞭W.莎士比亞、Л.Н.托爾斯泰、E.奧尼爾、佈萊希特、J.-P.薩特等名傢許多劇作。1951年返回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先後在馬爾堡、圖賓根、曼海姆、漢堡、埃森、慕尼黑等城市當客座導演。1962~1966年擔任西柏林自由人民舞臺劇院院長。他晚年在聯邦德國執導瞭許多具有深刻社會批判傾向的劇作。皮斯卡托是20世紀德國一位重要導演,他20年代後期的舞臺藝術實踐具有鮮明的革命傾向性,產生瞭廣泛的社會影響,他的史詩戲劇實驗為佈萊希特提供瞭經驗。他還著有《政治戲劇》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