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女劇作傢。出身於工人傢庭。女子師範學校肄業。1880年從事劇本創作。第一部劇本《偷竊》(1882)以農村青年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批判瞭酗酒惡習和宗教迷信活動,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康特受H.易蔔生影響,創作出一系列芬蘭社會問題劇。《工人的妻子》(1885)反映瞭工人生活的困難處境,同時鞭笞瞭男權主義。《苦命的孩子》(1889)反映瞭窮人失業、生活無著、隻有鬥爭求生存的主題。

  康特晚年的3部劇作《牧師之傢》(1891)、《瑟瑟爾薇》(1893)和《安娜·麗莎》深受俄國作傢陀思妥耶夫斯基和Л.Н.托爾斯泰的影響,註意人物的心理刻畫,藝術上日見完善,但思想性都不如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