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帝王、詩人和戲劇傢。本名曷利沙·伐彈那。606~647年在位期間,統一北印度,定都曲女城。他信奉濕婆教,也崇尚佛教。他積極贊助文化學術活動,本人也從事文學創作。歸在他名下的著作有詩歌《八大靈塔梵贊》(梵文原本已佚,現存宋代法賢的漢語音譯本和意譯本);劇作《妙容傳》、《瓔珞傳》和《龍喜記》。《妙容傳》是4幕劇,描寫優填王與宮娥妙容的愛情故事。《瓔珞傳》也是4幕劇,主題與《妙容傳》相同,情節也類似,都屬於宮廷喜劇類型。《龍喜記》是5幕劇,取材於印度故事集《《故事廣記》(原本已佚,現存簡寫本《故事海》)中的雲乘故事和現已失傳的佛典《持明本生話》。前3幕描寫持明國雲乘太子與悉陀國公主相愛結婚。後兩幕描寫雲乘太子生憐憫之心,以自己的肉身喂食大鵬鳥,後被高利女神救活。中國唐代赴印求法的高僧義凈曾記述說:“戒日王取雲乘菩薩以身代龍之事,輯為歌詠,奏諧弦管,令人作樂,舞之蹈之,流佈於代”(《南海寄歸內法傳》)。這是一部佛教和印度教教義相混合的戲劇。在序幕中,開場的獻詩是獻給佛陀的,而舞臺監督的開場白表明這部劇本是在因陀羅的節日上演的。這是戒日王本人對佛教和印度教兼容並包的宗教思想在創作上的反映。此劇在中國有藏語譯本和漢語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