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劇。1598年底,W.莎士比亞所屬宮廷大臣供奉劇團演出場所“大劇院”的地址租期已滿,無法延續,遂將它拆毀,用原有材料在泰晤士河南岸修建一座新的劇院,命名為“環球”。1599年夏季,主要上演莎士比亞戲劇,修建劇場的費用由劇團演員和股東們分擔,莎士比亞因而成為環球劇院的主要股東之一。

  環球劇院的外觀大致呈圓形,與鬥熊場相似。內院一端有伸入院中的平面舞臺,讓一般觀眾站在露天“池子”裏,圍著舞臺三面看戲,此外沿內院周圍有高層層有頂花樓作為廂座,供上層觀眾看戲。位於舞臺後上方的那段花樓則是演員化妝室、陽臺或樂座。劇院在當時還可能受宮廷演出采用過的賽裡奧舞臺設計的啟發,設有內臺、高臺和兩側樓窗前的幾道帷幕,借用它們的啟閉來控制舞臺空間處理,制造高低、內外不同地點、環境或表演區,從而保持戲劇行動的連續性。再有,由於除床鋪、河岸、山石等幾件較大道具之外,舞臺上不用繪畫佈景,演出不受換景的限制,而隻靠觀眾想象,劇作者完全可以隨意變動和采用較多的短小場景。

  當時是在下午演戲,不用人工照明,劇院上方挑出本院旗幟意味著開場瞭,演悲劇時臺上懸掛黑色帷幕。

  環球劇院曾被譽為“泰晤士河岸的光榮”,1613年6月29日上演《亨利八世》時,因放炮失火而完全燒毀。但第二座環球劇院隨即建起,這次用瓦頂代替瞭茅篷頂,於1614年6月30日重新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