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未成為阿拉伯國傢之前的古法老時代,祭神儀式是最原始的戲劇形式。據記載,西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關於伊希斯母神的神話劇有40場,劇情簡單,但含意深刻。它既是宗教祭典儀式,也是戲劇性表演,其中還有歌舞內容。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出現後,這些表現多神教和崇拜偶像的宗教儀式受到衝擊,戲劇也隨之蕭條,以至基本不存在瞭。但還有一些表現伊斯蘭教義或派別鬥爭內容的戲劇形式。

  在阿拔斯王朝麥哈迪哈裏發時代,相傳有一位蘇菲派教徒,每週兩次次站在高臺上宣講伊斯蘭教,眾人隨和,並出現人物扮演。這種以宗教教義為內容的說教,是當時的一種戲劇表演形式,它與基督教教堂中的道德劇很相近。

  阿尤佈朝時,出現瞭皮影戲和木偶戲。這種戲劇是在公元13、14世紀,經蒙古人和突厥人由中國傳到伊斯蘭國傢和阿拉伯國傢的,在埃及等阿拉伯國傢盛行,很受上層統治者和下層人民的歡迎。當時埃及著名的皮影戲表演傢伊本·丹雅爾(1248~1311)用詩歌和散文形式寫瞭許多皮影戲臺詞,留傳下來的有《皮影精靈》、《千奇百怪》和《多情人》等3出戲。

  阿拉伯現代戲劇的發展,是從19世紀中葉開始的。1848年敘利亞人馬龍·奈喀什(1817~1855)三兄弟組織的傢庭劇團,可能是阿拉伯現代戲劇的初次嘗試。由他編導和主演的三部劇作《吝嗇鬼》、《愚蠢的艾佈·哈桑》和《嫉妒者》,實際上是不完整的歌劇,由西方歌劇移植而來。後敘利亞人A.A.K.喀巴尼(1836~1902)在大馬士革和貝魯特組織劇團演出,反映瞭當時的一些社會弊病,表現瞭一定的反封建思想,遭到土耳其當局的查禁。1883年他離開敘利亞來到埃及,繼續從事戲劇創作和演出活動。

  19世紀中葉,埃及還沒有阿拉伯人的劇團演出,隻有歐洲的一些劇團每年應埃及國王聘請來演出。1868年,在開羅艾茲伯克耶廣場修建瞭喜劇院。1869年又修建國傢歌劇院,這是阿拉伯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歌劇院。同時也有人集資在亞歷山大市修建瞭札札尼亞劇場、漢姆巴拉劇場、菲利劇場等。1870年埃及人Y.塞努爾(1839~1912)在開羅成立瞭第一個埃及劇團。他先後創作瞭36部劇本,是埃及第一位劇作傢和演員。由他編導或主演的劇目,大多描寫埃及社會下層人民的貧困生活,對社會不良現象進行批評。他擅長演諷刺劇和滑稽劇,被稱為“埃及的莫裡哀”。1891年艾佈·哈利勒·喀巴尼和亞歷山大·法拉赫在埃及組建瞭水平較高的劇團,成員有埃及著名歌唱傢、歌劇演員S.al-黑紮茲(1852~1917)。1905年黑紮茲單獨組成劇團,修建劇場,以演出歌劇為主,劇目多是W.莎士比亞、V.雨果、P.高乃依和大仲馬的名著,但都作瞭阿拉伯化或埃及化的加工。黑紮茲是1916年以前埃及舞臺上歌劇表演藝術的大師,被譽為“阿拉伯歌劇的元老”。後來A.歐卡夏等3人組織的劇團,主要演出話劇。1912年J.艾卜耶德(1882~1962)組成劇團,主要演出悲劇。以後又相繼出現瞭許多劇團。一些劇作傢和演員也組織瞭戲劇愛好者協會和文學和戲劇發展協會等戲劇團體。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阿拉伯戲劇得到發展,它有幾個特點:①首先在敘利亞地區產生,然後在埃及得到發展;②上演的劇目除少數是阿拉伯人編寫外,大部分是翻譯西方(主要是法國)的戲劇,或是移植改編;③多數劇本用地方方言寫成,社會效果較好,但不夠成熟,未能為文學史傢所接受,致使大部分劇本佚失;④劇作傢多是演員出身,他們往往采取自編自演的方式;⑤這一時期劇團數目較多,而且解散和重建活動頻繁,大部分劇團以傢族或夫妻為核心,演員多屬業餘性質,不受劇團的約束;⑥比較著名的演員往往能演、能唱,還擅長於彈奏,這與當時戲劇集歌舞、演奏、朗誦和對白於一臺相關;⑦早期戲劇中的女角由男演員扮演,19世紀70年代以後,在敘利亞等地區女演員開始登臺;⑧20世紀初,劇院不斷增加,逐步擺脫瞭演堂會和在咖啡館、餐廳表演的狹小天地。開羅埃及國傢歌劇院等大型劇院的修建,是這一時期戲劇發展的重要標志。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50年代,是阿拉伯戲劇迅速發展和提高的時期,黎巴嫩人F.安頓(1861~1922)和臺木爾兄弟反映社會問題的現實主義劇作是這一時期的先聲。F.安頓的劇作以《新舊開羅》和《撒拉丁素丹與耶路撒冷王國》為最著名。穆罕默德·臺木爾(1892~1921)共寫瞭4個劇本,即《籠中鳥》、《阿卜杜·賽塔爾先生》、《友好往來》和《深淵》。邁哈默德·臺木爾(1894~1973)在他哥哥之後,創作瞭許多反映社會生活的現實主義優秀作品,如《第十三號防空洞》。他們的作品代表瞭阿拉伯戲劇的一個轉折點,即開始重視戲劇的思想性、社會意義與教育作用。

  這一時期的戲劇包括3個主要方面:①古典戲劇。以J.艾卜耶德(黎巴嫩人)為代表,演出瞭《俄狄浦斯王》、《奧賽羅》、《路易十一》、《巴黎聖母院》和《麥克白》等世界著名悲劇,也上演瞭F.安頓和臺木爾等人編寫的劇本。②歌劇。以Y.瓦赫比(埃及人)(1896~?)為代表。由他組織的著名拉美西斯劇團演出瞭近300個劇目,許多劇目反映瞭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下層人民的痛苦,深受廣大觀眾歡迎。③滑稽戲。以阿齊茲·伊戴和N.雷哈尼(1891~1949)為代表。雷哈尼是20世紀上半葉埃及著名的滑稽戲演員。這一時期戲劇水平有顯著提高,演員的成分也有瞭變化,出現瞭越來越多的職業演員,他們與劇團經理之間的關系也由親屬關系變為工作關系。同時埃及成立瞭戲劇學校,開始系統培養各類戲劇專門人材,還選派留學生去美國和歐洲接受系統的教育和訓練。

  阿拉伯各國之間的戲劇發展是不平衡的,埃及、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走在前列,它們的劇團經常到其他阿拉伯國傢巡回演出,促進當地戲劇事業的發展,引起當地政府和人民對戲劇的重視。伊拉克、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戲劇事業有很大的發展。在阿拉伯半島和海灣一些國傢,由於受到宗教和傳統的影響,戲劇事業發展較慢。

  這一時期阿拉伯戲劇創作水平迅速提高,出現瞭一批優秀劇作傢,如埃及的艾哈邁德·邵基(1869~1932)、I.拉木茲(1884~1949)、陶菲格·哈基姆(1898~  )等。艾哈邁德·邵基有“阿拉伯現代詩王”之稱,他晚年創作瞭6部詩劇,其中以《萊伊拉的癡情人》(1931)和《克莉奧佩特拉之死》(1929)為最著名。I.拉木茲的《曼蘇臘的英雄們》一劇以十字軍第七次東侵史實為根據,再現瞭許多歷史真人真事,而且通過虛構等藝術加工手法,增加戲劇性和藝術性,成為阿拉伯歷史劇中的代表作。T.al-哈基姆是阿拉伯當代重要的劇作傢,他至今共創作瞭近60部劇本,代表作有《洞中人》和《夏哈爾札德》。在這一時期還產生瞭嚴肅的戲劇藝術批評,對各種戲劇給予中肯的評價,促進瞭戲劇的發展,提高瞭戲劇在文學和社會中的地位。

  50年代以後,戲劇受到電影的影響,出現瞭蕭條,許多戲劇演員轉為電影演員,許多劇院也改為影院。70年代以後,由於電視的擴大和普及,舞臺戲劇受到更大的沖擊,隻有一些民間歌舞和音樂節目仍受到歡迎。另一方面,電視劇和廣播劇卻有瞭較大的發展,特別是電視劇受到阿拉伯各國的普遍重視,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內容除瞭反映現實社會生活外,還有歷史故事、宗教故事、兒童教育、科學普及和科學幻想等,使用的語言除瞭反映社會生活的劇目仍使用地方方言外,其餘劇目大多使用阿拉伯文學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