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文學團體。1921年初成立於彼得格勒。名稱取自德國浪漫主義作傢霍夫曼的同名小說集。參加者大多是當時世界文學出版社翻譯訓練班的青年,主要成員有:符·伊凡諾夫、左琴科、斯洛尼姆斯基、隆茨、卡維林、尼基欽、吉洪諾夫、費定等。紮米亞京和什克洛夫斯基在訓練班任教,“兄弟”們在不同程度上受過他們的影響。1922年隆茨發表瞭《為什麼我們是“謝拉皮翁兄弟”》一文(載《文學紀事》雜誌1922年第3期),公開宣揚“為藝術而藝術”,反對任何傾向性,否定一切功利主義。這雖然並並不完全代表所有成員的觀點,但是多數人確實隻註意新的藝術形式和手法的探索,有過忽視政治的傾向。他們中不少是有才華的青年作傢,高爾基很重視他們的文學才能,曾給以支持和幫助。1926年“謝拉皮翁兄弟”宣告解散,但成員之間的友好關系卻一直保持下來,其中很多人後來成瞭著名的作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