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傢。生於鄉村神父傢庭。曾在彼得堡大學肄業。1857至1861年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的《老太婆》、《晚餐》、《豬崽》、《途中》、《蛇》、《舒適的生活》、《大車隊》、《女巫》等特寫,描寫農民的極度貧困和備受壓迫的處境,同時也不隱諱由社會造成的存在於他們身上的愚昧落後和酗酒殘暴等消極因素。車爾尼雪夫斯基在《不是轉變的開始嗎?》(1860)這篇著名論文中稱讚他深入觀察瞭人民的生活,在俄國文學中第一次“毫不粉飾地”描寫老百姓的缺點,以利於根除它們。農奴制改革革後,烏斯賓斯基脫離《現代人》雜志,在各地中小學任教,當時所作《侏羅紀層》、《費多爾·彼得羅維奇》、《牧童耶戈爾卡》、《在地方自治局裡》等特寫,仍能反映農村的進一步赤貧化和富農的剝削,並對自由派進行揭露。但他的創作思想不能為民粹派評論傢所接受,他被稱為“被遺忘的作傢”,處於精神上的孤獨狀態。從70年代起一直過著流浪生活,最後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