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菲裏斯

  希臘詩人。塞菲裏阿底斯的筆名。他生於小亞細亞的斯彌爾納城,父親是國際法專傢,雅典大學教授,也創作和翻譯過一些詩歌。1914年塞菲裏斯移居雅典,中學畢業後,於1918至1924年在巴黎學習法律,又到過倫敦,因此在第一次世世界大戰後對當時西方的文化界人士已經很熟悉。畢業後從事外交工作。193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轉折》,這個書名可以指詩的格律而言,也可以指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正如半個世紀以前,1880年新的一代詩人創作瞭新的革命詩歌,塞菲裡斯的詩歌創作在現代希臘詩歌發展史上也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在1920至1930年間,希臘詩歌創作趨向頹廢,缺乏新意,尤其是在卡裡奧塔基斯自殺之後。塞菲裡斯的詩歌語言簡潔樸素,帶來瞭新的表現形式和新的形象。1932年他發表瞭一部詩集《水池》。1935年詩集《神話和歷史》出版,開始用自由詩體。這本詩集收詩24首,也可以說是24節,詩中記載詩人對古代神話和過去歷史的回憶。這是他的成熟期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隨政府流亡到埃及、南非和意大利等地。1940年出版詩集《航海日志》,並發表一本《習作》,包括過去十年間沒有發表過的零散詩篇。1944年後發表詩集《航海日志》的續編。希臘解放後回到雅典,兩年後發表長詩《畫眉鳥號》。這是一條船的名字,這條船在戰爭中被德國擊沉。詩的最後部分對光明的歌頌被認為是當代歐洲詩歌中的傑作。1948年以後,他被調到土耳其、倫敦、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伊拉克等地作外交官,1957至1962年任駐英國大使。這時他發表詩集《航海日志》第三編。退休後他回到雅典,晚年發表詩歌不多,隻在1966年發表瞭三首詩。他的詩歌明顯地受當時西歐詩人的影響,從他的早期作品裡可以看到法國詩人馬拉梅和瓦萊裡的影響,從他的《神話和歷史》之後可以看到英國詩人艾略特的影響。他在1928年就翻譯介紹過瓦萊裡的詩,後來他翻譯最多的是艾略特的詩,包括《荒原》、《大教堂兇殺案》。此外他還翻譯過葉芝、龐德、麥克利什、艾呂雅、紀德等人的作品。除詩歌創作和翻譯外,他還寫過不少研究文章,討論希臘詩歌的語言,以及關於希臘和西方一些詩人的評論,同時也寫過一些旅行雜記。早在1946年他的詩歌已獲得希臘的帕拉馬斯獎金。1960年他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的榮譽博士稱號。1963年得諾貝爾文學獎金。後來又得到英國牛津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博士和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等稱號。在現代歐洲詩歌界裡,塞菲裡斯是西方公認的一位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