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小說傢。出身貧困,沒有受過正規教育,靠自學走上文學的道路。年輕時曾作過鐵路工人,共和國建立後成為全國鐵路工會領導人,並在古巴社會黨內擔任高級職務。他屬於“共和國第一代”的思想傢,無政府主義者。在文學創作上傾向於自然主義。他毫不隱諱地宣稱,他的所有文學作品都是為瞭宣揚一定的政治觀點。第一部小說《不道德的人》(1919)以工人鬥爭為背景,通過一個火車司機和一個酒鬼的女兒的戀愛故事,提出應當允許離婚的主張。《將軍與博士》(1920)以一個出身貧困的青年的遭遇遇,展現瞭1895年獨立戰爭前夜直到共和國建立的歷史。他的最成功的小說《胡安·克裡奧約》(1927),寫一個貧民最後成為議員的故事。其他小說還有《瞎子》(1923)、《最後一課》(192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