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劇種之一,創始於室町時代(1392~1573)初期,於江戶時代(1600~1867)發展成熟。原在能劇演出的間隙中插演,所以能和狂言合稱為能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狂言逐漸擺脫對能劇的從屬地位,趨向於獨立演出。

  狂言與能同出於農村祭神的猿樂(類似中國唐代的散樂)。能發展成為歌舞劇,演員均戴面具演出,而狂言則以科白(表演和對話)為主,原則上不戴面具,也有些劇碼穿插著簡短的歌謠和舞蹈,由大鼓和小鼓伴奏。能劇題材多取自古古典文學,臺詞典雅,多以著名人物為主人公;而狂言則取材於普通人物的身邊瑣事,以當時的口語演出。因此,狂言被稱為庶民的戲劇。

  狂言是小型喜劇,情節簡單,每出戲不過2至4個角色,演出時間大約20至40分鐘。上場的主角稱為仕手,配角稱為脅。具有代表性的演出程式,一般是先由仕手或脅上場報名,然後主配角一問一答,逐漸展開情節,釀成矛盾,當局面激化,對立達到頂點無法解決時,便由對立的一方逃走瞭事。

  狂言劇目按其主角的類型分為侯爺(地方豪紳,稱為大名)戲、新娘新郎戲、僧尼戲、盲人戲、鬼怪戲、神佛戲等。

  狂言在興起的初期並無固定臺本,靠師徒之間口傳,後來有瞭備忘的劇情紀要,由演員在臺上即興發揮。到江戶時代才形成固定的臺本,所有臺本都是由狂言演員(狂言師)創作,經過多年演出逐漸定型的。現在保留的劇目共有260個,大多定型於江戶時代。大藏流一派的保留劇目有180個,和泉流一派有254個,其中有174個是兩傢相同的。江戶時代另有鷺流一派,到明治時代逐漸失傳。

  狂言的戲劇內容,除祈福祝頌的神佛戲外,基本上都是笑謔幽默的喜劇。它以當時的社會習俗為背景,針對世事人情中的紕繆,痛加譏刺和嘲諷,因此可以把狂言看作是中世紀時期日本社會的風俗畫。狂言作者對劇中的嘲諷對象並非一律給以辛辣的諷刺,對於社會下層人物,如管傢、僧尼、盲人,甚至小偷、無賴等,往往是在嘲諷之中含有寬容的微笑,寓有勸善戒惡的意思。但在不少狂言劇目裡卻也夾雜著封建糟粕,例如對封建統治者的屈從、阿諛,對生死輪回和宿命的迷信,把人世間的貧富等級視為天經地義等。由於狂言是從庶民生活中產生的,很多劇中人物表達的思想感情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通,所以直到現在,狂言作為一個獨立的傳統劇種,仍然在一定范圍的觀眾中流行。

  

參考書目

 西鄉信綱等:《日本文學史》,東京,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