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А.柯切托夫

  蘇聯俄羅斯作傢。出生於農民傢庭。1931年在農業技術學校畢業。當過造船工人、農藝師。衛國戰爭期間任戰地記者。1944年加入共產黨。曾任列寧格勒作協書記、俄羅斯聯邦作協書記、蘇聯作協理事。1955至1959年任《《文學報》主編。1961至1973年任《十月》雜志主編。1957年曾率領蘇聯文化代表團訪問中國。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戰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早期作品有:描寫衛國戰爭的中篇小說《在涅瓦平原上》(1946)和《市郊》(1947);反映戰後農村生活的長篇小說《在祖國的天空下》(1950,1961年改名為《農藝師同志》)。代表作長篇小說《茹爾賓一傢》(1952)表現造船工人茹爾賓祖孫三代的生活,歌頌蘇聯工人階級革命傳統和社會主義勞動熱情,被文學界譽為50年代蘇聯文學中描寫工人階級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長篇小說《青春常在》(1954)描寫蘇聯青年科學工作者的生活和鬥爭。50年代中期以後,發表長篇小說《葉爾紹夫兄弟》(1958)和《州委書記》(1961),它們反映瞭斯大林逝世後蘇聯社會發生的變化,作者著重表現蘇聯工人階級和革命幹部的光榮傳統,對全盤否定斯大林持一定的保留態度,對文學界的現狀表示不滿。作品發表後引起爭論。1964年發表回憶錄《戰時札記》。60年代後半期發表長篇小說《落角》(1967)和《你到底要什麼》(1969)。《落角》描寫十月革命後彼得堡紅軍和工人在列寧和斯大林領導下,同委諾維耶夫、托洛茨基反對派及白衛軍的猖狂反撲所進行的殘酷鬥爭;《你到底要什麼》敘述西方帝國主義間諜披著藝術傢的外衣在蘇聯進行的顛覆活動。評論界指出,這兩部小說都著眼現實,帶著強烈的政治色彩,同時存在概念化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