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卡夫卡

  奧地利小說傢。1883年7月3日生於佈拉格的一個猶太傢庭。父親是百貨批發商,“專橫有如暴君”。1901年進入佈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後轉修法律,1906年取得法學博士學位。曾在保險公司任職。1923年遷往柏林。1924年年6月3日在維也納附近的基爾靈療養院病逝。

  卡夫卡在中學時期對自然主義的戲劇和易卜生、斯賓諾莎、尼采、達爾文等人的著作發生興趣。大學期間常與佈拉格的一些作傢來往,結交瞭馬克斯·佈羅德,並在佈羅德的影響下開始創作,曾先後和佈羅德夫婦遊歷意大利、法國、瑞士和德國等地。不久接觸到丹麥哲學傢、存在主義先驅者克爾凱戈爾的哲學著作,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深刻的影響。他對中國的老莊哲學也有濃厚興趣,並在創作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主要的文學成就是小說。有代表性的3部長篇小說《美國》(1912~1914)、《審判》(1914~1918)、《城堡》(1922)均未寫完。短篇小說有《鄉村婚事》(1907)、《判決》(1912)、《變形記》(1912)、《司爐》(1913,後成為《美國》的第1章)、《在苦役營》(1914)、《鄉村醫生》(1917)、《致科學院的報告》(1917)、《獵人格拉克斯》(1917)、《中國長城的建造》(1918~1919)、《饑餓藝術傢》(1922)、《地洞》(1923~1924)等。此外,《致父親的信》(1919)也為人所稱道。

  由馬克斯·佈羅德主編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有9卷,作者生前發表過的作品隻占一卷的篇幅。他臨死時曾要求佈羅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無例外地予以焚毀”,但佈羅德違背瞭他的遺願,整理出版瞭他的所有著作,包括書信和日記。

  卡夫卡的作品貫穿著社會批判的精神,3部長篇小說尤為突出。小說《美國》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通過卡爾·羅斯曼在美國的遭遇,展示瞭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懸殊、勞資對立的現象和工人結社、罷工遊行與資產階級黨派鬥爭的場面,以及都市一隅社會渣滓的活動情景。作者沒有到過美國,作品反映的是他虛構的帶有普遍性的資本主義世界。小說采用傳統的敘事手法,作者自認是“對狄更斯的直接模仿”。

  《審判》是卡夫卡獨特的藝術方法形成的標志,它寫一個公民無端遭到逮捕和處決,揭露瞭帶有封建專制特征的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的腐敗及其反人民的本質。其中有些情節近於荒誕,但對於作者所生活的奧匈帝國的社會環境來說,它反映的卻是真實。

  《城堡》突出體現瞭他的創作特色。主人公 K踏雪去城堡(官府)要求批準在附近的村子裡落戶。城堡就在眼前,但歷盡艱辛始終不能進入。小說沒有寫完,據佈羅德回憶,卡夫卡原定的結局是 K將“奮鬥至精疲力竭而死”,他臨終時,城堡才批準他的要求。這個城堡是整個國傢的統治機器的縮影。

  短篇小說《中國長城的建造》寫中國的老百姓“並不知道現在哪個皇帝在當朝”,卻被無形的權力驅使去建造並無實際防禦作用的長城,它表現普通人民奴隸般的命運。

  短篇小說《變形記》寫一個小職員格裡高爾·薩姆沙一天清早突然變成一隻甲蟲,因而失去職業,成為傢庭的累贅,最後在寂寞和孤獨中死去。小說深刻而生動地揭示瞭人與人關系的冷漠,描繪瞭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異化”現象。

  《地洞》的主人公是一隻不知名的動物,它造瞭一個又大又堅固的地洞,但仍時時擔心外敵的侵襲。這部作品表現資本主義社會一般小人物的恐懼心理,他們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許多人普遍的情緒。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往往有一種自怨自艾的情緒,或者表現為對一種強權統治(社會的、傢庭的)的畏懼而又無力反抗的懊惱;或者表現為對某種義務不能完成的內疚,《判決》就表現瞭這一思想。

  卡夫卡筆下的主人公幾乎都是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是他們之中受欺壓、受凌辱的弱者。這些小人物勤勤懇懇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報償;他們對社會憤憤不平,但又無力反抗。他們孤獨、苦悶、恐懼、自疚。這些變態心理是奧匈帝國窒息的政治空氣和資本主義經濟畸形發展的產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更有所發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得到廣泛的共鳴,被認為具有時代意義的傑作。

  卡夫卡生活在西方現代文藝流派此起彼伏的時期。他的創作手法與這股思潮相呼應。他善於通過奇特的構思勾勒出誇張的畫面,他把現實與非現實、合理與悖理、常人與非人並列在一起,作品不點明時間、地點和社會背景,穿插的故事和場面遊離於情節之外,有時記錄瞬間的直覺和夢幻,使畫面顯得支離破碎,主題晦澀不明。這種有別於傳統的現實主義的寫作方法在不同程度上為現代派作傢所仿效,甚至加以發展。從這一點來說,卡夫卡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對卡夫卡作品的評價和作品寓意的闡釋,在研究者中曾有爭議。

  

參考書目

 Max Brod, Franz Kafka's Glauben und Lehre, Frankfurt a. M.,1948.

 Klaus Wagenbach, Franz Kafka,Hamburg,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