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作傢。出身於猶太大資產階級傢庭。少年時在瑞士求學。青年時代曾參加工人運動,受到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1919年加入匈牙利共產黨,蘇維埃共和國期間任作傢執行委員會成員,革命失敗後被捕下獄。獲釋後流亡北歐和中南歐一些國傢。1934年參加維也納二月工人起義。1948年獲科蘇特國傢獎金。1956年6月被開除出黨。1957年初因反對革命工農政府被判9年徒刑,1962年平反。1964年當選為柏林科學院名譽院士。

  戴裏於20年代參參加“西方社”的創作活動,深受西歐現代主義流派影響。詩集《馬·麥·人》(1922)和《人們在歌唱,人們在死亡》(1928),以先鋒派的手法描寫革命的失敗和流亡生活。小說《在公路上》(1930)描寫一個流浪漢為瞭逃避孤獨的生活寧願坐牢的故事。小說《面對面》(1945)描寫瞭德國的共產主義運動。長篇小說《回答》(1950~1952)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匈牙利的社會面貌,它的第2部於1952年發表,引起關於如何描寫工人運動的爭論,被斥為歪曲工人運動。60年代後發表的作品,主要描寫1949至1956年的政治生活和本身的不幸遭遇。他還著有自傳體小說《未講完的句子》(1947)、《革出教門》(1966)和《沒有判決》(196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