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當代文學流派,包括基督教存在主義和無神論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原是一個哲學概念,丹麥神學傢、哲學傢克爾凱戈爾在其哲學著作《憂慮的概念》中,奠定瞭宗教存在主義思想體系。1925年前後,法國哲學傢和劇作傢加佈裏埃爾·馬塞爾第一次把克爾凱戈爾的學說介紹到法國,在法國創立基督教存在主義文學。這種文學表現出超驗的、神秘的宗教色彩,描寫靈魂和肉體的矛盾衝突、靈魂的再現,在絕望時籲求上帝的恩典。劇中人物大多是憂鬱型的悲劇角色。馬塞爾爾沒有著名的追隨者,並且他的學說和作品也受到基督教教會的抵制,所以基督教存在主義文學影響不大,主要流行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存在主義的兩個代表作傢薩特和西蒙娜·德·波伏瓦

  無神論存在主義也稱薩特的存在主義,或簡稱為存在主義。薩特是存在主義的倡導者,他首先把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應用到文學中去,創立瞭無神論存在主義文學流派。這一流派宣揚人的“存在先於本質”,證明上帝並不存在;反對順從主義,主張確立新的人道主義。存在主義文學描繪世界和人生現實的荒誕性,否定理性至上的樂觀精神;它剖析人的憂慮和絕望的情感,但要求人們必須有為瞭光明合理的生活而鬥爭的勇氣。存在主義是法國戰後文學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流派。

  薩特於193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惡心》開瞭無神論存在主義文學的先河。他於1943年發表的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綱領,1944年上演的戲劇《密室》加強瞭存在主義文學的影響。薩特的《惡心》和加繆的《局外人》(1942)頗象姊妹篇,它們描繪瞭一個令人厭惡的荒誕的世界,生活在其中的都是些憂慮的、彷徨無主的“多餘人物”。這是早期存在主義文學作品的第一個特征。1946年薩特發表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論著,是存在主義的另一篇重要宣言。薩特在戰後的作品中體現瞭“新人道主義”精神,例如在《恭順的妓女》(1947)中,作者譴責瞭種族主義的罪惡行為,對被壓迫被損害的黑人寄予深切的同情。法國作傢穆尼耶指出,所謂“新人道主義”就是表達“絕望者的希望”。1945至1950年期間的存在主義文學作品往往體現瞭這種“新人道主義”精神,這是存在主義文學的第二個特征。在薩特的《死無葬身之地》(1946)、《骯臟的手》(1948),加繆的《正義者》(1949),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大人先生們》(1954)等作品中,作者強調瞭道德與行動、目的與手段、生存自由與生存條件之間的矛盾沖突,表現瞭人的理想與客觀存在的不一致性。這是存在主義文學的第三個特征。

  無神論存在主義的另一個重要作傢是阿爾貝·加繆。加繆並不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作傢,但鑒於他的作品的基調和氣質,一般評論傢都把他列為存在主義作傢。他的小說《局外人》和劇本《卡利古拉》(1945)、《誤會》(1944)以及散文集《西敘福斯的神話》等,都揭露瞭荒誕世界裡的荒誕人生。長篇小說《鼠疫》(1947)的思想內容較為積極,表達瞭人們團結起來跟荒誕的生存條件作鬥爭的理想。

  女作傢西蒙娜·德·波伏瓦是僅次於薩特和加繆的最有成就的存在主義作傢。她是薩特的學生和伴侶。《女賓》(1943)是她的成名之作,小說描寫一個擺脫瞭資產階級陳規陋習羈絆的女性,這是存在主義文學中新的人物形象。

  此外,雷蒙·蓋蘭、莫裡斯·梅洛-蓬蒂、班雅曼·豐達納等作傢,雖不完全屬於存在主義流派,但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理論和作品的影響,他們的作品顯示瞭存在主義的風格,因此評論傢把他們稱為存在主義的邊緣作傢。

  存在主義在歐美乃至東方一些國傢的文學界,也發生過廣泛的影響。秘魯的巴爾加斯·略薩,日本的安部公房和開高健,印度的尼勒默爾·沃爾馬等都是具有明顯的存在主義傾向的作傢;意大利的莫拉維亞、美國的諾曼·梅勒和索爾·貝洛等,則在不同階段的創作中表現出存在主義的某些特征。

  從60年代起,存在主義作傢沒有寫過有影響的文學作品,這一流派逐漸失去瞭發展的勢頭。到瞭70年代,存在主義作為一支文學流派事實上已經不再存在。

  西方評論界曾有人認為存在主義隻是一種哲學思潮,而沒有形成文學流派,因為它沒有統一的文學理論和比較一致的創作方法,也沒有嚴格地、一貫地用一種存在主義創作方法進行創作的人,隻有不同程度上反映存在主義思潮的作傢。

  

參考書目

 Paul Foulquié,L'Existentialisme,Paris,1946.

 J.-P.Sartre,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 Paris,1946.

 J.-P.,Sartre,Question de Méthode, Paris,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