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貝希爾

  德國詩人。1891年5月22日生於慕尼克。父親是高級法官。先後在柏林、慕尼克和耶拿攻讀醫學、文學和哲學。早在大學期間就發表作品,1912年參與編輯《行動》雜誌。他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擁護俄國十月革命,是斯巴達克團團的積極分子。1919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25年魏瑪共和國當局指控他犯有準備“叛國罪”,後因國內外的聲援才免於受審。1928年籌建“德國無產階級革命作傢聯盟”,並當選為主席。1933年希特勒攫取政權後,貝希爾流亡捷克、法國,1935年到蘇聯,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蘇聯期間,擔任《國際文學》(德文版)主編。1945年回到德國蘇軍占領區。1954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文化部長。1958年10月11日在柏林逝世。

  貝希爾是德國當代著名詩人,他的思想和創作都經歷瞭急劇的轉變。他原是一個具有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反叛者,後來成為為無產階級事業服務的革命者;在創作上,他原是一個隻表現個人感受並要打破一切文學傳統的表現主義詩人,後來成為反映時代重大問題並自覺地繼承古典詩歌傳統的革命詩人。

  貝希爾最初的詩集《搏鬥著的人》(1911)和《沒落與勝利》(1911)是他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號召群眾革命成瞭他的詩歌的主題。但有些詩近於口號,而且他仍采用表現主義的手法,詩的形式不能很好表達內容。詩集《致所有的人》(1919)也號召“所有的人”起來革命,但不為大多數人所理解。20年代初,他努力探求適合表現新內容的新形式,但未成功。這個時期他主要揭露帝國主義準備戰爭,主要作品有《王位上的屍體》(1925),長篇小說《萊維西特,或唯一正義的戰爭》(1926),短篇小說《銀行傢奔向戰場》(1926)等。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他從古典文學中吸取營養,創造瞭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趨於成熟,達到瞭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詩集《饑餓的城市》(1927)是創作傾向轉變的標志。《一切都相信的人》(1935)則是這個時期最好的作品。

  隨著流亡生活的開始,貝希爾的創作進入瞭新的時期,即創作的成熟期,大部分優秀詩篇產生於這個時期。這些詩的中心主題是對祖國的懷念、憎恨和希望。人們稱這些詩為“德國詩”。主要詩集有《追求幸福的人和七大重負》(1938)、《1935至1938年十四行詩集》(1939)、《德國在呼喚》(1942)等。同時還寫瞭劇本《冬季戰役》(1952)和長篇小說《告別》(1940)。《冬季戰役》描寫德軍在莫斯科郊外的失敗。《告別》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描寫一個資產階級傢庭出身的青年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過程,同時展現瞭20世紀以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社會的畫面。

  1945年,貝希爾回國,為德國有瞭新生的希望感到欣慰,同時對人民所遭受的浩劫和面臨的困難感到憂慮。這種心情是他戰後初期詩歌的主題。50年代,他的詩表現瞭對德國前途的極大關註。主要詩集有《返鄉》(1946)、《德國十四行詩,1952》(1952)、《世紀中葉的步伐》(1958)。此外,還創作瞭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的歌詞。

  50年代,他也致力於文學理論、特別是詩歌理論的研究,先後發表瞭《保衛詩歌》(1952)、《詩的信仰》(1954)、《詩的力量》(1955)、《詩的原則》(1956)等著作。他的《1950年日記》(1951)也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