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擬話本小說集。15卷,每卷1篇。署名東魯古狂生編輯,其真實姓名不詳。魯迅認為是明代的作品,“所記惟李微化虎事在唐時,餘悉明代,且及崇禎朝事,蓋其時之作也”(《中國小說史略》)。江東老蟫《序》亦持此論。但也有人認為是清初的作品。原序中說:“李贊皇(唐代李德裕)之平泉莊,有醉醒石焉,醉甚而依其上,其醉態立失。”作者是抱著勸忠說孝等目的著此書來垂教訓誡的。

  作者提倡孤忠,反對“犯上作亂”。卷二《恃孤忠乘危血戰,仗俠孝結友除除兇》裡說“人窮必為盜賊”,作者歌頌瞭除“盜”平“亂”的劉璿、劉璉父子;卷十二《狂和尚妄思大寶,愚術士空設逆謀》嘲笑瞭想做皇帝的明果和尚,勸“為百姓的,都要勤慎自守,各執藝業,保全身傢”。卷五《矢熱血世勛報國,全孤祀烈婦捐軀》贊揚瞭姚指揮妻妾舍命救孤祀的忠貞節烈。卷十四《等不得重新羞墓,窮不瞭連掇巍科》譏諷莫氏不能守貧,抨擊莫氏改嫁,鼓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至於宣揚天命有定、因果報應,鼓吹讀書作官等思想,書中亦很突出。但其中有些篇什,至今仍有一定認識價值,如卷四《秉松筠烈女流芳,圖麗質癡兒受禍》揭露瞭富豪勾結鄉宦、官府強奪民女的罪行。卷七《失燕翼作法於貪,墮箕裘不肖惟後》對官吏的貪婪和科舉的黑暗,作瞭比較真實的描寫。卷八《假虎威古玩流殃,奮鷹擊書生仗義》反映瞭官吏為瞭皇帝采辦古董而乘機敲詐勒索的事實。卷十三《穆瓊姐錯認有情郎,董文甫枉做負恩鬼》寫瞭官府催收錢糧的種種弊端。

  魯迅說,《醉醒石》“文筆頗刻露,然以過於簡練,故平話習氣,時復逼人”。從此書可以看出話本小說到明末清初已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