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哈爾·塔塔乃

  現代哈薩克族詩人。新疆阿勒泰縣人。出身貧牧傢庭,10歲入鄉村宗教學校讀書,15歲時失去雙親,輟學當牧工,並向民間歌手學唱民歌。1933年經過短期學習任鄉村教師,且以唱民歌、講故事著稱。1935年後,先後當過《阿勒勒泰報》和《啟明星》月刊的排字工,並從事詩歌創作。1937年開始,陸續發表瞭《讓妄圖吞沒地球的日寇漂在自己的血泊中歸去》、《兩位大力士》、《迷路的熊》、《城鄉小夥子對唱》和《馬勒比卡傳》等抒情短詩和敘事長詩。這些作品抨擊瞭舊時代的罪惡,呼喚光明與自由的來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阿斯哈爾曾發表瞭話劇《從奴役中解放出來的人》和數十首短詩,以後被迫停止創作。1976年以來,先後出版的作品有《阿爾卡勒克英雄》、《氈房頂金色的天窗》等敘事長詩,以及《共產黨──幸福的太陽》、《對死神的答復》、《誓言》等數十首抒情詩篇。

  阿斯哈爾酷愛民間文學,早在30年代即從事搜集整理工作。他整理的著名民間敘事長詩《薩裡哈與薩曼》於1946年出版。1977年以來,陸續有民間敘事詩《沙克爾──沙克爾特》、《金魚》、《科爾克木協》《斷頭人》等相繼出版。此外,還整理、發表瞭50多則民間故事和幾百行哈薩克族別具一格的謎語對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