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剎

  現代壯族詩人、民間文藝傢。原名黃玉琛,曾用筆名淚眼、南風、新浪。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人。壯族人民歷來就有歌唱的習俗,歌圩活動造就瞭壯族民歌的海洋,黃勇剎的母親黃妹亭就是一位有名的民間歌手。這些都使黃勇剎從幼年時代起就受到民歌歌的薰陶,並使他的詩作帶有濃鬱的民歌風味。

  黃勇剎在學生時代酷愛新文藝,曾發表過數十篇散文、新詩和短篇小說,大都是憤世嫉俗之作。1949年參加革命後,曾任過民眾運動工作隊隊員和小學教師。1956年起在廣西高級法院南寧郊區法庭、柳州法院、柳州檢察院等單位擔任幹事、審判員、審判組長、檢察員等職。1958年的搜集民歌運動,喚起他對民歌的特殊愛好,緊接著,他參加瞭彩調劇《劉三姐》的采集和創作活動。之後,他不斷發表詩歌和散文作品。除詩歌創作外,黃勇剎將畢生精力,投入壯族民歌的搜集、翻譯、整理和研究工作,已發表的民間長詩有《唱離亂》(與黃耀光合作,壯族長詩《嘹歌》第五章)、《馬骨胡之歌》(與韋文俊等合作,1984,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等。已出版的著作有《歌海漫記》(1981)、《采風的腳印》(1983)、《壯族歌謠概論》(1983)。這三部著作不僅是作者采風實踐經驗的總結,而且對壯族民歌產生、發展規律和特色作瞭全面論述,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黃勇剎是壯族人民的文化戰士,在他擔任廣西民間文學研究會秘書長期間,在組織和培養基層民間文學工作隊伍工作中,成績卓著,深受人們的愛戴。生前曾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