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人韓愈、孟郊的並稱。韓孟是“元和體”中以“奇詭”和“矯激”著稱的兩傢。孟郊年長於韓愈18歲,而韓愈說要“低頭拜東野”(《醉留東野》),作《雙鳥詩》比喻二人一鳴而萬物皆不敢出聲。孟郊也有“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戲贈無本》)的話。二人聯句,達13首之多。這是兩傢詩並稱的一個來由。唐人有“孟詩韓筆”之稱,則是指一詩一文而言。宋人梅堯臣始以韓孟詩並稱。《讀蟠桃詩寄子美永叔》說:“韓孟於文詞,兩雄力相當。偶以怪自戲,作詩驚有唐。”是專就詩而言。大抵兩傢詩詩藝術上的共同點是“用思艱險”,不同處是韓詩雄富,境界壯闊,孟詩清苦,風格瘦硬。黃庭堅以為孟勝於韓,蘇軾、元好問、施補華則以為孟不及韓。趙翼《甌北詩話》以為“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劉熙載《藝概》以為“韓之推孟也至矣,後人尊韓抑孟,恐非韓意”。近代“同光體”詩人,也都主張並學韓、孟,不分軒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