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詩人。字式之,號石屏。天臺黃巖(今屬浙江黃巖縣)人。終身佈衣,長期浪跡江湖,除四川外,足跡幾乎遍及南中國各重要地區。晚年歸隱於故鄉南塘石屏山下,約卒於理宗淳祐末。

  戴復古畢生致力詩歌創作,生前以詩負盛名達50年,早年受《永嘉四靈》(見四靈體)的影響,學晚唐詩,間亦摻雜瞭江西詩派的風味。後來又登陸遊之門。他推崇杜甫、陳子昂,常常以詩抒寫憂國傷時的情懷;他又主張“論詩先論格”(《題鄭寧夫玉軒詩卷》),不肯濫為應酬詩,所以以他的藝術成就高出四靈、江湖諸人之上。他生性耿介正直,不逢迎權貴,雖行事謹慎,“廣座中口不談世事”(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但在詩裡卻往往熱烈地抒發愛國情感,並大膽指斥朝政國事。如《頻酌淮河水》、《江陰浮遠堂》、《盱眙北望》、《聞時事》、《書事》、《聞邊事》等,都是眷念中原失地,渴望祖國統一和指斥朝廷茍安的力作。《庚子薦饑》、《江漲見移居者》、《織婦嘆》等詩則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譴責統治階級的殘暴與虛偽。這些作品可說是繼承瞭陸遊創作的精神。他的詩風也學陸遊,往往筆致俊爽,清新自然。除反映社會現實之外,其描寫自然風景和抒發個人生活感受的詩也有一定成就。如《江村晚眺二首》、《山村》等,即是寫景抒情,饒有餘韻的佳篇。但有部分作品好發議論,而且所發議論時見迂腐。

  戴復古也長於詞。多豪放之作。〔滿江紅〕《赤壁懷古》有意模仿蘇軾〔念奴嬌〕。他更傾心於辛棄疾,曾稱“歌詞漸有稼軒風”。如〔賀新郎〕《寄豐真州》、〔水調歌頭〕《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雲樓》等,憂國傷時,悲涼慷慨,逼近辛詞的格調。偶爾亦用俚語寫柔情。

  其詩歌全集在理宗紹定間即已梓行,但歲久湮滅。明孝宗時其裔孫戴鏞重為整理刊印。今存《石屏詩集》10卷,兼收其父、弟及諸孫詩。《四部叢刊》影明弘治刊本。其中第8卷所收皆詞。《石屏詞》別行,有《宋六十名傢詞》本;又《石屏長短句》,有雙照樓《景刊宋金元明本詞四十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