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篇名。王逸說:“《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楚辭章句》)可見自東漢王逸始,它的作者已不甚清楚。宋代晁補之因它文義古奧,疑為屈原作(《重編楚辭》)。朱熹則認為它“語皆平談醇古,意亦深靖閑退,不為詞人墨客浮誇豔逸之態,然後乃知此篇決為差作無疑”(《楚辭集註》)。近人梁啟超又以篇中有“小要秀頸,若鮮卑隻”一語,定為漢人所作(梁啟超《屈原研究》、《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大招》圖 清代門應兆作

  《大招》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跟《招魂》酷似。它通篇是四言形式,隔句句尾用“隻”字作語助,很象《招魂》的中間部分。其內容也是竭力渲染四方如何可怕,傢鄉如何可愛,勸魂魄歸來安享,不要亂跑。文中寫居止、飲食、遊戲、女樂、陳設等,極力鋪張,備極華美。而其歸宿,則為王化德政。朱熹認為它是“尚此三王之道,以矯衰世之失也”(《楚辭集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