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體的話本。一名《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作者不詳。演述唐僧玄奘取經故事,即後世《西遊記》的雛形。書中穿插詩贊,作為話本中人物的代言,所以稱為“詩話”。全書分3卷17段。中心人物是猴行者,自稱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説明唐三藏法師去西天取經,途經36國,有樹人國、鬼子國、女人國、沉香國等,曆遇險難多次。情節比較簡單。取經僧徒共有7人,還沒有出現豬八戒、沙僧的形象;唐太宗入冥、江流兒認母、魏徵夢斬涇河龍等故事也還沒有吸收進去,可見是早期的話本。。研究古代漢語的學者從語言現象認為可能是北宋的作品,甚至還可以上推到晚唐五代。此書的形式與敦煌變文比較接近,大多數分段標題下都有一個“處”字,象是與變相圖相配合的痕跡。後來相繼出現的《西遊記平話》(《永樂大典》引有殘文)和章回小說《西遊記》,即是在此書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未記明“中瓦子張傢印”,似為南宋臨安刻本。原書在日本,已有殘缺。通行的有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