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獅身人首結合在一起的怪物。此詞源自希臘語,意譯為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的觀念和藝術形象最早出現於埃及,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中,也有過很多面貌和含義各不相同的斯芬克斯。

  在埃及美術中,法老的力量和權威常常用獅子來代表,因而獅身人面像就成瞭人與動物結合的超人權力的象徵;同時,由於法老被看作是人與神的結合,所以獅身人面像也象徵著崇高的神權。

  埃及最古老、最著名的斯芬克斯像是西元前26世紀建於吉吉薩的大斯芬克斯像。這是一座在整塊天然斷巖上雕鑿而成的紀念性雕像。大斯芬克斯像坐落在第1座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東南方的372米處。雕像的開鑿還給金字塔的建造提供瞭一部分石料。大斯芬克斯的身體形如臥獅,頭部是一個留著王室發式的國王的頭像。這座雕像面東而臥,遠眺著尼羅河谷。

大斯芬克斯

  大斯芬克斯像的身體和頭部為一整塊巖石,兩隻伸出的前爪用石塊砌成。雕像的最高處為21米,長74米;鼻長1.7米,嘴闊2.3米,面部寬度為4.2米。

  雕像竣工後,通體被裝飾以著色的石膏塗層,其痕跡至今可辨。雕像的胸前還有一座國王立像的遺痕,估計這是後來添加上去的一座雕像。在獅身人面像的前方還保留有與之同時興建的廟宇的地基。

  大斯芬克斯像被認為是一位不知名的藝術傢的作品。據說早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時,采石場中一塊巨石的外輪廓線使他產生瞭建造獅身人面像的靈感。後來在建造海夫拉的金字塔時,他實現瞭自己的想法。這個怪物的雕像也必然有著海夫拉的特征。從此,埃及的法老就以這種形式受人膜拜。

  在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55~前1075),由於它最初的含義可能已被人遺忘,大斯芬克斯像被當作瞭日神“賴”,人們此時稱其為“地平線上的哈魯斯”。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羅馬時代。在以後的穆斯林時代,獅身人面像的起源被徹底遺忘,但卻引起瞭人們的種種猜測。13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傢和歷史學傢阿卜德拉提夫以敬畏的感情給它起瞭個阿拉伯的名字“恐怖之父”。

  幾千年來,這個獅身人面像歷盡瞭天災人禍的摧殘,雕像的身體上出現瞭明顯的斑痕。1380年,一位士兵向獅身人面像射擊,使雕像的頭部受到瞭嚴重的破壞。

  由於大斯芬克斯像位於利比亞沙漠的邊緣,它隨時都有被流沙覆蓋的危險。即使在古代,人們也得經常對其清沙。時至現代,人們對雕像周圍的流沙作過多次清除。1936年以來,專傢們在大斯芬克斯像的周圍做瞭深入的考古挖掘。

  在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52~前1786)出現瞭大量的斯芬克斯像。這些雕像同大斯芬克斯像一樣,都是法老的象征。它們通常成雙地被安放在墓室的門道兩側。這種放置的形式既是王權的象征,同時又起到瞭守護神的作用。

  新王國以來,作為守護神的斯芬克斯像被成行地排列在通向廟宇和宮殿的主道兩側。在凱爾奈克和盧克索等地有很多這樣的遺址,但是大多數遭到瞭嚴重的破壞。這些雕像並不全是獅身人面的組合,有一大部分是公羊首和鷹首獅身像。公羊、鷹和獅子一樣,都是象征王權的神獸,因而它們與獅身人面像的源起的觀念也密切相關。

  在西亞、希臘和地中海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出現過斯芬克斯像,但是這些斯芬克斯像都是廟宇、王座和陵墓的守護神或裝飾物。它們有些是用象牙或金屬制成的小像,人首翼獅的形式最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