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19世紀前期流行的文學藝術思潮,在美術上以法國為中心,在畫傢E.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達到頂峰。

  概念 浪漫主義發生於資產階級獲得政權之後,是啟蒙主義的繼續。它肯定人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價值,爭取個性的解放,特別關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受壓制的個性和人權,表現在藝術創作中就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達和對個性的描繪。它否定現實,反抗資本主義社會,但卻看不清未來的前途;有時展望未來,把希望寄託於於空想的世界裡,寄托於遙遠的國傢、時代和遠離現代的生活方式上;有時卻回顧過去。

  浪漫主義藝術的歷史意義,在於它體現瞭與時代的解放運動相聯系的人民的願望和理想,它註意到人民在歷史上的作用,但卻帶有片面性。在與新古典主義的鬥爭中,它為人們開辟瞭一個情感洋溢、對理想熱烈渴望和創作幻想的新世界,並在發展中形成瞭自己的藝術創作特色:反映人民爭取自由的鬥爭,對正義和幸福的未來的向往,對個性和情感表現的強調,對幻想的主觀世界的偏愛,對比喻(寓意)和對比以及燦爛色調、大膽構圖的愛好。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曾多方面地給予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巨大而經常是有益的影響,它的優秀傳統曾經培育瞭19世紀後半葉和20世紀初期很多先進藝術傢的創作。

  浪漫主義美術一般可分成3個時期:①先浪漫主義時期;②浪漫主義盛期;③浪漫主義後期。

  先浪漫主義時期 先浪漫主義藝術首先反映在英國的庭園建築中。18世紀的頭10年,這種花園遍佈英國各地。這種庭園建築展示出蜿蜒的曲徑、不規則的草坪、傾斜的河岸、精工修飾的棚架和蔓藤、哥特式遺址、中國式涼亭和人工池塘。它偏愛異國情調和中世紀趣味,如倫敦近郊草莓山上H.沃波爾府邸(1753~1776),就是在哥特式偽裝下的羅可可鄉村建築;還有在威爾特郡的豐西爾修道院(1796~1814)也是18世紀英國異國情調的極端例子。

  先浪漫主義在英國建築中的另一種表現就是向往東方情調。中國、土耳其和阿拉伯的建築被介紹到英國。J.納什設計的王室大廳(1818~1821)就是模仿印度莫臥兒王朝的清真寺的。W.錢伯斯為王室設計的中國式克歐花園也是例子。

  英國風景畫從R.威爾遜起,經過A.科曾斯、J.克羅姆和諾裡奇畫派、T.格廷和J.S.科特曼,都或多或少帶有浪漫主義因素;到J.康斯特佈爾和J.M.W.泰納,浪漫主義因素達到瞭它的頂峰。德拉克洛瓦從他們那裡就學到瞭色彩的微妙用法。另外,迷戀於中世紀、喜歡表現墳地、日夜、魅怪等幻想題材的H.弗塞利和W.佈萊克都是作傢、版畫傢和油畫傢,他們的作品不僅對英國,對整個歐洲的浪漫主義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很大影響。早期浪漫主義畫傢還有佈萊克的學生S.帕爾默和著名的《失樂園》的插圖畫傢J.馬丁以及善於畫鳥並給予T.熱裡科和德拉克洛瓦以影響的G.斯塔佈斯。

  作為意大利藝術傢和建築傢的G.B.皮拉內西是歐洲先浪漫主義的一個重要人物。他對英國浪漫主義的產生有影響,他的一組描寫監獄生活的版畫《監獄》給沃波爾的《奧特朗托堡》以啟示;另一套137幅的版畫《景色》對羅馬浪漫主義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響;他的最具獨創性的作品《虛構的景色》給後來的超現實主義以很大啟示。就戲劇性光暗的處理和透視的適用所產生的浪漫主義效果而言,他的獨刻版畫是獨樹一幟的。

  18世紀末出生於斯堪的納維亞的A.J.卡斯騰斯是聯結英國和德國藝術的重要畫傢,他創造瞭一種充滿激情的浪漫古典主義,對德國浪漫主義產生瞭極大的影響,受其影響的畫傢包括P.奧托、C.D.弗裡德裡希這樣一些浪漫主義風景畫傢。

德拉克洛瓦:《但丁的小舟》

  當德國繪畫在浪漫主義運動中隻居第二位時,F.de戈雅卻已在西班牙攀上瞭他的創作的頂峰。他的藝術對歐洲浪漫主義藝術的發展起瞭很大作用,他是歐洲浪漫主義藝術的先驅,他的銅版組畫《卡普裡喬斯》就是充滿憤怒和激情的浪漫主義傑作。德拉克洛瓦、H.杜米埃、J.-F.米萊和K.珂勒惠支都受他的影響。

  浪漫主義盛期 在法國,浪漫主義藝術的形成和發展開始於19世紀20~30年代。德國哲學和浪漫主義詩歌被介紹到法國來、法國畫傢從英國畫傢如康斯特佈爾得到的啟示、以及戈雅的版畫和油畫在法國受到熱烈推崇都是法國浪漫主義形成的外因;啟蒙運動的啟示、人民群眾的解放運動、反封建主義和反壓迫鬥爭的刺激是它形成的內因。1827年,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雨果的浪漫主義檄文《〈克倫威爾〉序言》的發表和1830年他的著名浪漫劇《愛爾那尼》的上演,對藝術中浪漫主義也起瞭推動作用。1808年拿破倉侵略葡萄牙和西班牙而引起的反對拿破倉法國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加速浪漫主義運動在法國形成的原因。

  另外,浪漫主義的征兆在J.-L.大衛的熱情激動的肖像畫中,在A.-J.格羅的充滿緊張戲劇性的軍事畫裡,在P.-P.普呂東 的滲透著詩意的幻想的作品裡就可以看到瞭。不過它卻是在復辟時期和七月革命時期與官方學院派古典主義頑強的鬥爭中形成和壯大起來的。浪漫主義的先驅者是T.熱裡科,他的《梅杜薩之筏》,以其悲劇性力量、宏大而扣人心弦的緊張場面、動人的人物形象、森嚴沉抑的色調以及光影的強烈對比而震驚巴黎美術界。在熱裡科不幸夭折之後,浪漫主義藝術運動的大旗自然落在浪漫主義的“獅子”──德拉克洛瓦的肩上。熱裡科的《梅杜薩之筏》的激動人心的場面打開瞭德拉克洛瓦浪漫主義的心扉,啟發他創作瞭一系列浪漫主義的傑作。德拉克洛瓦在19世紀法國的出現,有如晨曦之出現於黑夜中一樣,他不僅給法國繪畫的發展開辟瞭一條嶄新的道路,同時也為世界藝術寶庫帶來瞭璀璨奪目的光輝。

  在法國浪漫主義雕塑傢中可以與德拉克洛瓦媲美的隻有F.呂德。1836年他在巴黎凱旋門上完成的浮雕《馬賽曲》是永垂千古的法國革命紀念碑。

  浪漫主義後期 浪漫主義發展瞭,但卻又像海浪退潮那樣,逐漸減弱瞭。在意大利,重要的幻想風景畫傢和神話題材畫傢是類似德拉克洛瓦的G.卡爾內瓦利。在西班牙,戈雅的後繼者們沒有超出模仿的窠臼。在英國,熱裡科的影響從D.斯科特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在德國,杜塞爾多夫畫派最知名的畫傢是A.列塞爾。在奧地利,在1815~1848年中出現的比德邁風格畫傢的作品中可以找到浪漫主義的影子。瑞士對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曾起過重要作用。法國浪漫主義藝術還影響到俄國、北歐及東歐。在美國,浪漫主義潮流包括哈得遜河畫派的一些風景畫傢如T.科爾、A.B.杜蘭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