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少其

  中國現代畫傢、書法傢、美術活動傢。1915年5月16日生於廣東省普寧縣。2000年11月28日卒於廣州。30年代初為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學生,現代版畫會主要成員之一,在廣州從事木刻、新詩和小說的創作,曾參加發起抗日救亡團體廣廣州藝協,開展抗日救亡學生運動。抗日戰爭時期,賴少其參加新四軍,任三支隊五團宣教股長,在皖南事變中被俘,囚國民黨上饒集中營,後越獄。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新四軍四縱隊一師二團政治處副主任,後在第三野戰軍任軍宣傳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華東文聯秘書長、上海文聯副主席及黨組書記。50年代後,擔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委主任、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安徽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傢協會安徽省分會主席、中國書法傢協會安徽省分會主席等職,以及第1、6、7屆全國政協委員。

  作為中國新興版畫早期的畫傢、活動傢,賴少其有過積極的貢獻。他的《債權者》、《光明來臨瞭》、《送行》等作品,得到魯迅的肯定。1934年出版《創作版畫雕刻法》,是新興木刻史上最早介紹版畫技法的一本著作,其中有賴少其刻畫勞動者形象的木刻《月下》、《哪時才下雨呢?》等作品。30年代末,他的《抗戰門神》是從舊年畫發展成新年畫的一個成功嘗試。50年代後期,賴少其組織安徽中青年版畫傢刻制瞭一批表現社會主義建設新風貌、被稱為新徽派的大型套色版畫,色彩濃重,富於裝飾風,在版畫領域裡別開生面。影響較大的有《黃山後海》、《淮北變江南》、《淮海戰歌》等。

  自60年代開始,賴少其從事中國畫創作,並逐漸成為他全部創作的主要方面。他的山水畫以黃山、九華山等為主要的描繪對象。他掌握傳統技法的重要手段是臨摹。曾深入臨習程邃以及戴本孝、唐寅、龔賢、梅清等畫傢的作品。新安派對他產生瞭積極的影響。他在廣取前人的基礎上,吸收版畫的特點形成瞭自傢面貌。70年代以後,其山水畫趨向雄渾、凝重。大幅作品有《黃山之贊》、《鼓浪嶼》等。小幅多實景,喜用焦墨,部分作品顯示出黃賓虹的影響。

《渾然有正氣》

  賴少其亦善書法,其書法隸書崇北碑、金農漆書,行草崇王羲之《蘭亭序》,形成兩種風格。

  賴少其曾於1985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個人畫展。出版有《賴少其畫集》、《賴少其作品選集》、《楚遊》、《賴少其自書冊》,藝術評論《文代歸來》等。1986年回歸廣東原籍,以70高齡開始丙寅變法,在中國畫傳統基礎上大膽吸收西方印象主義技法,以求在描繪嶺南山水上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