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佛教石窟。

  位置與年代 鞏縣石窟位於河南省鞏縣縣城西北2.5公裡的洛河北岸,石窟開鑿在邙山(當地稱大力山)巖層上。現存大窟5個,摩崖大像3尊,佛龕約1000個,摩崖造像龕238個,造像7700餘身,銘刻186方。石窟分東西兩區,第1、2窟在西區,第3、4、5窟在東區。第1、3、4窟均為方形中心柱窟。其中第1窟最大,窟內長寬各6.5米,高6米,中心柱長寬各2.8米,基座座長寬各3.5米。窟門外兩側各雕一力士,高約3米。兩力士外側應各有一組一佛二菩薩的摩崖造像,今僅存東側摩崖大佛(高5.3米)、脅侍菩薩和西側一脅侍菩薩。崖面上有弟子、飛天等。窟內外相互聯系為一宏偉的整體佈局。第2窟為未完成窟。第5窟最小,長寬各3.2米,高3米,無中心柱。第3、4、5窟窟門外側皆應為尖拱形門楣,門外兩側各雕一金剛,今僅存第5窟外二身、第4窟外一身金剛。

  石窟寺修建年代不見史書記載。第4窟外119號龕唐龍朔(661~663)年間刻有“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碑”。碑文稱北魏孝文帝時(471~499)此處已建寺,時稱希玄寺。唐更名為凈土寺,宋明皆稱大力山石窟十方凈土禪寺,今簡稱石窟寺。造窟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重修石窟寺碑記:“……自後魏宣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但其依據不詳。據推測石窟大規模開鑿約在北魏後期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間。窟內外小龕紀年最早為北魏普泰元年(531),此外,有東魏、西魏、北齊直至唐宋各代年號。

  內容與形式 石刻題材除佛、菩薩、弟子、千佛、釋迦多寶並坐、維摩變、飛天等北魏石窟常見的造像外,最有特點的題材是禮佛行列、伎樂、神王、怪獸等浮雕。第1、3、4窟中心柱四面鑿龕,或一層或上下兩層。龕內為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各窟四壁佈滿千佛龕,3~16層不等。佛像龕鑿於千佛龕下部(如第1窟左、右、後三面千佛龕下各列4個佛龕)或置於千佛中間(如第3窟在三面千佛龕正中各鑿一佛龕)。佛像為褒衣博帶式,面貌方圓,嘴角上翹,表情寧靜,結跏趺坐,褶紋稠疊,有規律地垂於座前,富於裝飾感,保持著濃重的北魏風格。佛像頭光背光紋飾多已模糊不清,背光外側對稱刻飛天、蓮花、化生。龕楣多刻火焰紋、七佛蓮花、卷草或五邊形拱龕。第3窟中心柱西面龕楣帷幔極為別致,楣中部刻3個饕餮,兩端為兩隻對稱龍,皆口銜垂幔及瓔絡。龕楣外側刻飛天或伎樂天,造型樸拙渾厚。神王、伎樂、供養人及怪獸等浮雕多刻在四壁和中心柱的下部。神王有獅首、龍首、象首、兔首、牛首、雙面人等形象,動作誇張,富於想象,雕鑿手法粗獷,與佛、菩薩形成鮮明對比。

  石刻中的重要部分是第1、3、4窟南壁門兩側的帝後禮佛行列浮雕。供養人行列浮雕形象在雲岡石窟中已經出現,因風化過甚,形象難於辨認。此外,龍門石窟賓陽洞帝後禮佛圖已被盜鑿,流入美國。鞏縣石窟的帝後禮佛浮雕為國內現存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其中又以第1窟的禮佛圖為最完整、精美。

  第1窟禮佛圖浮雕在南壁窟門左右,各作3層,相向排列。東側系以帝王為首的男供養人群像,其中主像13人,人高約60厘米,侍從約40餘人,較主像矮小,高約40厘米,西側系以皇後為首的女供養人群像,其中主像11人,侍從約30餘人,皆略小於東側人物。帝王頭戴平天冠,右手持蓮枝,左手置於侍者所捧香爐中,兩側侍者或為王者牽衣,或持扇、持裝飾華麗的傘蓋。其餘男像皆戴高冠,各與身邊持傘、扇之侍從形成一組。女像頭戴蓮花冠,各自都有持傘、扇的侍從。每層浮雕由於方向、服飾的一致而形成強烈的整體感,而上部空間由於斜向的羽扇、傘蓋和飄動著的結帶以及人物的參差錯落而增加瞭畫面的變化。整個行列表現瞭貴族上層人物的雍容華貴和虔誠肅穆的宗教感情。其雕刻技法與龍門石窟不同。如龍門古陽洞景明四年 (503)比丘法生為孝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龕下供養行列,人高雖僅有20厘米左右,但局部雕鑿精細。鞏縣的則重整體,人物除僧尼袈裟有幾條衣紋,每個形象主要是靠圓渾的浮雕體積感構成,主像腹部的自然前挺及兩臂的動作,在侍從的眾多垂直線中異常突出。浮雕概括洗練的特點在窟內其他北朝石刻上也極為明顯。如第1窟東壁第1龕內比丘像、各窟壁腳的伎樂浮雕等。

第1窟禮佛圖浮雕

  頂部浮雕保存比較完整,制作也精美,為北朝石刻中所不多見。第1、3、4窟皆為平棊。第1窟最精,平棊各邊為十方格,內外3層,內層圍繞中心柱為一周飛天;第2層分別為蓮花、卷草和化生;最外層刻不同的蓮花圖案。天花支條面上還刻有卷草,支條相交處有小朵蓮花,窟頂華麗異常。浮雕原敷有彩繪,殘存部分尚隱約可見。第3、4窟頂部皆為兩周,內層一周飛天。外層刻蓮花、卷草和化生。支條素面無飾,僅在相交處刻小朵蓮花。第5窟藻井則以重瓣大蓮花為中心,四周為6個飛天,四角刻化生,並間以忍冬花紋,構圖活潑。各窟地面都鑿有與頂部浮雕相似的平棊和蓮花裝飾,今隻有第5窟地面蓮花保存較好。

  石窟外面除摩崖大像外,有些唐代小龕雕鑿亦非常精致。如第4窟外壁唐龍朔二年的119號龕,系在加工平整的長方形壁面上開鑿的。佛坐蓮花座,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及二力士皆立於蓮蓬、蓮葉及蓮花上,以蓮梗將各像連結起來。龕楣以12個蓮上伎樂天組成。龕下部刻一排欄桿及雙手托欄桿的力神。龕底為6個怪獸。再下面為一排跪坐的供養人。在大約高75厘米,寬90厘米的平面上,形象豐富、生動有變化,是鞏縣石窟小龕中的突出作品。鞏縣石窟規模雖然不大,但它的總體設計和工匠的高超技藝,說明它應是帝室營建的,是研究中國早期石窟雕刻史的重要實物。

  

參考書目

 陳明達:《鞏縣石窟》,文物出版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