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著名古城遺跡。位於坦桑尼亞南部沿海地區的馬坦杜河口。簡稱基盧瓦。始建於西元975年,是東非海岸一處重要的伊斯蘭貿易城。12世紀末,在基盧瓦建造瞭華麗的宮殿、雄偉的清真寺、堅固的城牆和塔樓。13~14世紀初,基盧瓦城控制瞭莫三比克索法拉港為集散地的黃金貿易。15世紀早期又營建瞭小圓頂清真寺,重修瞭大清真寺。1505年,葡萄牙人佔領並劫掠瞭基盧瓦,1589年受津巴人的入侵,1700年左右被阿曼人控制。1843年基盧瓦蘇丹國滅亡,1846年以後基盧瓦城淪淪為廢墟。1958~1965年進行發掘,發現兩座宮殿、五座清真寺、大型房屋建築、露天大浴池、大城堡和蘇丹陵墓等遺址。大清真寺建於12世紀,後經修繕,有一大圓頂、22個小圓頂,下面排列石柱,是東非海岸最大的清真寺遺址。大城堡建於13世紀,遺址內有珊瑚石築成的100多間扇房,是中世紀赤道非洲最大的建築遺址。14世紀建造的蘇丹宮殿遺址中還保留一座八角形大浴池,池旁還有輸水管道。基盧瓦島是非洲出土中國瓷器最多的地點之一,其中有宋、元、明、清時期的青瓷、白瓷和青花瓷器。此外,還出土瞭少量的宋代錢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該遺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