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語言類型學(linguistic typology)。研究各種語言的特徵並進行分類的學科。其方法是比較這些語言,找出其相同和相異之處。

  類型語言學與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區別 學者們比較語言特徵往往抱有不同的目的。第1種是追溯歷史淵源,其方法是比較各語言的語法結構和最古老的基本詞彙的語音和語義,發現這些語言之間的親屬關係。第2種是建立人類語言類型體系,其其方法是按某些特征把語言分類,如把漢語和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波利尼西亞語族的薩摩亞語都歸入孤立型語言(雖然二者並無親屬關系)。第3種是尋找人類語言的普遍現象或近乎普遍的現象,其方法是考察某一特征存在於多少種語言之中。這樣做,同樣不問所研究的語言是否有親屬關系。由於目的不同,第1種比較工作是歷史比較語言學傢的事情,第2、第3種才是類型語言學傢的事情。

  在語言類型研究方面有較大貢獻的是德國的W.F.洪堡特,美國的E.薩丕爾、R.雅柯佈遜和J.H.格林伯格,英國的S.烏爾曼(1914~1976)等。

  按特征對語言進行分類 遠在19世紀初期,德國語言學傢 F.von施列格爾(1772~1829)就把世界諸語言分為3大類型,即孤立型、粘著型和屈折型。後來洪堡特又增加瞭編插語或稱多式綜合語。

  孤立型語言包括漢語、越南語、薩摩亞語等等,其主要特征有兩個:①實詞通常不帶語法標志,如漢語單詞“信”不分單復數,可指一封信或幾封信;②句法關系主要靠詞序表明,如“我寫信”不能改為“我信寫”或“信寫我”。粘著型包括蒙古語、日語、芬蘭語、匈牙利語、土耳其語等等,其特征是一個詞根(或詞幹)前面,尤其是後面有一串表示語法關系的詞綴,每個詞綴隻表示一個語法意義,每個語法意義也隻用一個詞綴表示,詞綴同詞綴之間在語音上界限分明,不融合在一起。如土耳其語 odalarimdan〔從我的(一些)房間裡〕是一個詞,其中詞根 oda(房間)後面有後綴-lar(表示復數),-im(表示第一人稱單數的領屬關系,相當於漢語“我的”),-dan(表示離格)等。屈折型包括拉丁語、希臘語、阿拉伯語等等,其特征是用詞形的變化(即屈折)表示語法關系,而且往往一個詞尾表示幾個語法意義,如拉丁語am-o(我愛)中詞尾-o同時表示現在時、主動態、第一人稱、單數、陳述語氣等5項。

  上述語言類型的三分法是有用的,因為它能指出語言的一些基本特征。但這隻是大體的劃分,並不是十分嚴密和準確的。同一類型的語言,其間也還有許多差異。有的語言還兼有幾種類型的特征,如英語的有些動詞一個詞形表示多種語法意義(He go-es表示陳述語氣、現在時、主動態、第三人稱單數),類似屈折型;英語詞序比較固定,類似孤立型;但它的有些詞根前後可能有幾個表示語法意義的詞綴,每個詞綴隻表示一個語法意義,詞綴同詞綴在語音上不融合在一起,界線分明,又類似粘著型,如英語的un-affect-edly(不矯揉造作地)中的un-表示否定,-ed表示形容詞後綴,-ly表示副詞後綴,用粘著方式串聯在一起;所以有人說,英語是由屈折型走向孤立型的語言。

  對於語言,除象上面那樣按詞表示語法意義的不同方式分類外,還可以按語音、語法或詞義特征分類。

  ①按語音特征分類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是按詞的聲調分類。在聲調語言中,詞的聲調也是詞的結構的一部分,如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陰平聲的“梯”的意義不同於去聲的“剃”。在非聲調語言中,詞的意義與聲調無關,如英語tea[ti:]不管用什麼聲調念,意義都是“茶”。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音位系統有哪些成分,元音和輔音在音位系統中各占多大比重,一個音節由什麼音位以什麼方式構成等等,以此作為標準對語言進行分類。

  ②按語法特點對語言進行分類,值得考慮的方法也很多。一般是同時考慮幾種特點,如詞序的移動是否影響語法意義,詞類是否有形態標志,在句子中各詞類的形態是否要彼此配合等等。有一種較為常用的分類法是按主語—謂語—賓語的位置分類,例如:把現代漢語和現代英語歸入同一類,因為這兩種語言中的名詞都不用不同的詞形分別表示主格或賓格,主語通常不能放在賓語的位置;把拉丁語、俄語歸入另一類,因為這兩種語言中的名詞和代詞的詞形通常能表示出主格和賓格,主語和賓語就是調個位置也不改變語法意義。

  除此之外,也還有人用別的標準,如看各種語言的語法范疇(性、數、格、時等)各有什麼特點,在不同詞類中這些范疇各占多大比重等等對語言進行分類。

  ③按詞義,也有許多分類法,其中之一是看詞義理據性的高低。理據性高的語言中有很多復合詞和派生詞,其意義可由其組成成分的意義推求,如漢語“頂”+“針”成為“頂針”,德語Fingerhut(頂針)也可由Finger(手指)和Hut(帽子)大致推測出其意義。理據性低的語言與此相反,它的單純詞很多,如法語dé,雖然也指頂針,可是從斷代看這是個單純詞,本身不能再加分析,不能從其組成部分求得其意義。

  無論按語音、語法還是詞義分類,都隻是許多方法中的一種;現在還找不到絕對的、完善的分類法。

  尋找人類語言的普遍現象 世界上共有多少種語言,現在還沒有調查清楚。一個人更無法精通這麼多的語言,因此誰也不能斷定什麼是人類所有語言都具備的普遍現象。下面所說,隻是一些近似普遍的現象。

  ①語音。每種語言都有元音和輔音;都有音段成分(如單個的b、d、m)和超音段成分(如重音、句調);都有i、a、u這3個元音。據雅柯佈遜說,一切語言都有塞音,但是非洲、美洲和波裡尼西亞有些語言沒有擦音。

  ②語法。幾乎所有語言都有詞類(如名詞、動詞等等)和語素類(例如有自由語素,如“人、書”;有粘著語素,如“們”);幾乎都有復合現象(木+器→木器)和派生現象(木+頭→木頭)。在許多語言中,單數人稱代詞都是由單音節構成(如漢語“我、你、他”;英語I、you、he;法語je、tu、il)。

  ③ 詞義。在各種語言中,許多詞都有本義和轉義。如漢語“口”指嘴巴,也指河口;英語mouth也有同樣的兩層意義。許多語言都用“舌頭”表示語言,如漢語“舌戰”,拉丁語lingua,英語tongue,俄語язык,希臘語glôssa,西班牙語lengua,芬蘭語kieli,匈牙利語nyelv,土耳其語dil和哈薩克語、維吾爾語til等。

  人類語言特有的屬性 人類語言是一種信號系統,動物如蜜蜂、猴子也各有其信號系統。下述主要特征使人類語言有別於其他動物的信號系統。一切活的語言都由離散單位構成,都有音和義兩個方面;都是開放性的;都能用舊形式表示新內容;都既能講真實的情況也能講虛擬的情況;都能談論不在眼前的事情和景象。

  語言特征的進一步研究 一種語言內部的各種特征之間有各種聯系;語言特征還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化。

  ①特征與特征之間的關系。有的語言學傢提出“牽連規則”。例如,一種語言如果有塞音(如t)和塞擦音(如ʦ),就必有擦音(如s);如果有圓唇前元音(如y),就必有圓唇後元音(如u、o)。但反之不然。如果一種語言是賓語+動詞型的,通常使用後置詞,如日語;如果是動詞+賓語型的,通常使用前置詞,如英語。如果有表示位置相近的詞,通常也能用它表示“大約”、“接近”,如漢語“接近三點鐘”的“接近”,拉丁語ad,英語about、around,俄語окопо,丹麥語omkring,法語vers等。

  ②語言演變的趨勢。在漢語言史上,位於前元音i,y前面的舌根音k、k‘、x 曾經腭化,位於後元音ɔ、u之前則不發生腭化。在英語、俄語、法語、拉丁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梵語等語言史中都有過類似的腭化現象。在詞形方面,印歐語和閃語中都有不少語言名詞逐漸失去詞尾,但是動詞詞尾不易消失。

  古英語形容詞有5個格,現代英語形容詞不再有格的范疇,詞形由繁變簡,由屈折型趨向孤立型。這類現象屬歷時類型學的研究對象。

  語言類型研究的意義 學者們希望,通過語言類型研究,能發現語言演變的趨勢,揭示人類語言的特點,進而探索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揭示語言與歷史背景、文化背景的關系。對於構擬原始語言,改進外語教學,創造人工智能,語言類型研究也能給予一定的幫助。

  

參考書目

 J.H.Greenberg,Universɑls of Lɑnɡuɑɡe,2nd ed.,The M.I.T.Press,1966. R.Jakobson,Child LɑnɡuɑɡeAphɑsiɑ ɑnd Phonoloɡicɑl Universɑls,Mouton,1972.

 J.H.Greenberg(ed.),Universɑls of Humɑnlɑnɡuɑɡ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