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歌體裁的一種。主要流行於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漁村,以及內陸的江河湖泊的產魚區。漁歌為漁民捕魚、織網、曬網或休息時自編自唱的抒情性民歌。

  漁歌的內容主要是反映漁民在舊社會受壓迫欺淩的痛苦生活,表現漁業生產和勞動生活以及思念親人等。1949年以後,漁民編唱新詞歌頌漁村生活新面貌。漁歌的詞,多數是7字2句或7字4句,個別的也有5字4句和8字4句的。歌詞講究押韻。常用方言。歌唱時,在詞中夾以特有的襯詞,如“啊央”、“哎哎哎”等。

  漁歌曲目較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廣東、福建、浙江3省,就有200多首。因詞曲不固定,歌名是隨內容或襯詞而定名。以內容命名的如《哭調》、《送哥調》、《愛夫板》等。以襯詞命名的如《啊啊央調》、《裡格調》、《哎哎調》等。前者委婉悲傷,後者抒情明朗。

  漁歌的音樂是吸收瞭當地的山歌、小調和戲曲音樂等發展變化而成。漁民常出海捕魚,到鄰近各地港灣作業或停泊,也吸收瞭其他各地的音樂。因而漁歌音樂比較豐富,其曲式和調式多種多樣。

  漁歌的曲式大致有下面幾種:①兩句式。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如遇4句以上的歌詞,曲調重復一次;重復時,曲調基本不變。兩句式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樂句比較工整對稱,上下兩樂句旋律長短相等。另一種是上句短,下句長;歌唱時把下句歌詞最後3字重復一遍,或加襯詞作拖腔結尾,因而形成長短不一的兩句式。廣東漁歌常用這種句式。②四句式。由4個對稱的短樂句構成,樂句之間形成近似起、承、轉、合的關系,歌唱時分作兩句,一氣呵成。福建和浙江的漁歌常運用這種句式。③多句式。歌詞4句以上,是一種不規則的多句詞,樂句隨歌詞的數量而增加,並在唱中夾說。如浙江的漁歌《四季漁歌》、《撒網歌》等。

  漁歌曲調多采用五聲音階,但也有六聲和七聲的。調式多種,有宮調式、商調式、徵調式和羽調式,浙江的漁歌還有角調式的。廣東漁歌的曲調常運用fa和si兩音,構成瞭特殊的風格。